[发明专利]一种双模式汽车衡检定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1648.1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张新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定 汽车衡 双模式 移动机构 砝码检定 搬运 压力传感器 测控单元 顶端设置 工作效率 基础框架 加力部件 载荷模块 装置结构 动态的 滚动轮 加力杆 操控 底梁 砝码 工作量 协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模式汽车衡检定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的底梁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和至少四个加力部件,在其加力杆顶端设置有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滚动轮,在载荷模块、移动机构和测控单元的协同工作下,能够准确地完成汽车衡各项静态和动态的检定任务。它主要针对现有汽车衡砝码检定方法的工作强度高、效率低、搬运砝码安全性差,非砝码检定方法的基础工作量大,且只能够完成静态检定工作等问题而提出的。由于该装置结构设计巧妙,无需附加其他基础框架,能够完成静态和动态双模式的检定工作,操控过程简洁,装置搬运便捷,工作效率与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检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模式汽车衡检定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吨位载重汽车在交通运输中成为了重要的角色。同时,社会对30吨至200吨大量程电子汽车衡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已占使用总量的70%以上。这就对30吨以上量程较大的电子汽车衡的计量检定方法产生了更多的要求,若继续采用标准砝码的检定方法会存在许多难题,比如检定工作强度高、效率低、搬运砝码安全性差,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随着衡器新技术的发展,相关的技术发明不断涌现。专利CN85204785U公开了一种自动加码检衡车,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需要砝码参与检定,且需要专用机构来升降砝码,量程的变换比较繁琐,配重水箱需要注水工作。专利CN86105843A、专利ZL0223087.7等专利虽然采用了非砝码的检定方法,但都需要在衡器上加装加压支架或框架。申请号201010223475.9和201010236868.3等专利检定技术先进,但都需要预先安装若干拉力框架或基础地基,工程量较大,且无法完成动态检定工作。申请号201210057923.1公布了一种用于检定轨道衡的液压动态校准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动态检定功能,但是,在轨道衡两侧预先要建设形状复杂的反力基础结构,工程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模式汽车衡检定方法及其装置。它通过底梁下方位置的移动机构和加力部件、以及加力杆顶端设置的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滚动轮,在载荷模块和测控单元的协同工作下,能够准确地完成汽车衡各项静态和动态的检定任务。该方法可替代标准砝码检定方法、且不需要在原汽车衡及周边加装任何附加的检定支架、框架或基础地基。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式实现的:
一种双模式汽车衡检定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梁和设置于其两端的四个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中设置有可以升降的支撑杆,在底梁的上面设置有载荷模块和测控单元,在底梁的下面设置有四个移动轮和移动机构,在移动机构下面设置有若干个加力单元,在加力单元的加力部件中设置有可以升降的加力杆,在加力杆顶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压力传感器下面还设置有滚动轮,滚动轮之间左右方向的间距约等于地衡平台长度的二分之一,滚动轮在与地衡平台接触后,当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时,滚动轮能够实现左右的滚动功能。上述移动机构由安装在底梁上的电机、丝杆、导轨和安装在导轨上的移动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轨的长度大于地衡平台的长度,所述的移动支板上对称安装有至少四个加力单元。
本装置可由牵引车通过底梁下的移动轮方便地拖动到待检汽车衡平台正上方,先操作测控单元向下伸出四个支撑部件中的支撑杆推向地面,从而向上撑起整个装置,并将移动轮抬离地面。由于底梁的上面还设置有重量大于汽车衡的最大秤量的载荷模块作为反力支撑,我们便可以根据检定规程依次或同步启动底梁下的四个加力部件,通过测控单元操控其加力杆带动滚动轮向下推压汽车衡平台,由于加力杆顶端设置有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其检测的压力信号能够及时反馈给测控单元,从而能够精确的获得汽车衡各个称量点静态的检定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仪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天平自动检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