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碱缓释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1834.5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曲天歌;曲韵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达绿洲医药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522;A61P11/06;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碱 缓释干混悬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茶碱缓释干混悬剂是利用科学方法制备而成,该发明克服了(1)茶碱普通口服制剂如茶碱片半衰期段,治疗剂量范围又很窄,会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毒副作用大,(2)茶碱缓释片,缓释颗粒等其他口服固体制剂,虽然克服了普通制剂的缺陷,但是对于患病的老年人和儿童特别是难于吞咽的患者来说,带来极大的不便等缺陷。本发明具有半衰期长,血药浓度平稳,毒副作用小,易于老年和儿童患者特别是难于吞咽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携带方便,服用时取一定量的本发明,用少量水搅拌至均匀的混悬状后服用,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研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碱缓释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茶碱(Theophylline)可使平滑肌张力降低,呼吸道扩张;可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气道平滑肌松弛;抑制钙离子由平滑肌内质网释放,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产生呼吸道扩张作用。茶碱对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强,但不及β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伴有的支气管痉挛的症状。
但是,由于茶碱在不同个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大,半衰期段,治疗剂量范围又很窄(血浆含量约为8-20mg/L),血药浓度不稳定,制造普通剂型如片剂会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会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一些国家针对普通茶碱制剂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了很多如茶碱缓释片,茶碱缓释胶囊等具有半衰期长,毒副作用小,具有长效口服治疗的制剂,但是这些制剂对于患有支气管哮喘的老年人和儿童特别是难于吞咽的患者来说,就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缓释制剂(SRP):是指通过延缓药物从该剂型中的释药速率,降低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从而起到更佳的治疗效果的制剂,与其他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每24h用药次数应从 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本发明一种茶碱缓释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先是采用离心造粒法将茶碱制成缓释颗粒,然后按照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成干混悬剂,服用时,取干混悬剂一定量加少量水搅拌后服用,即可。用本发明制备的干混悬制剂,既具有长效制剂的作用,又解决了难于吞咽患者的服用。
本发明是按照下述的技术方案完成的,
处方:
茶碱150-250g,纤维素60-80g,粘合剂适量,表面活性剂30-40g,乳糖20-30g,甘露醇 20-30g,蔗糖500-700g,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1%香精。
制法:
1、母核的制备:取处方中的纤维素置离心造粒机中,用水做粘合剂制粒,将颗粒在40-60℃温度下干燥,取40-60目的颗粒,即得母核;
2、缓释颗粒的制备:取处方中的茶碱、表面活性剂分别粉碎过100-120目筛网,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粉,将母核置离心造粒机中,用2-3%羟丙基纤维素水溶液做粘合剂,调整主机转速180-200rpm/min,鼓风流量350-450rpm,喷气压力0.5-0.6Map,喷气流量15-20L/min喷浆泵转速15-25rpm,供粉速度10-20rpm,进行供浆和供粉,至混合粉全部喷完,继续转动主机5-8min,停止主机,取出制备好的颗粒,40-60℃鼓风干燥,即得缓释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达绿洲医药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达绿洲医药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槲皮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盐霉素造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