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及交互影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1914.0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5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疆;朱江;林灵;宋宏;王荷兰;吴佩英;刘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懿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9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移动 展示装置 传动模块 传动数据 运动模块 处理模块 辅助部件 影像系统 采集 数据采集模块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采集模块 处理数据 极端位置 夹持限位 夹紧模块 交互实体 接口模块 体积减小 显像装置 虚拟画面 装置成本 检测 外部 位机 影像 发送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交互影像,公开了一种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及交互影像系统。本发明中,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包括,传动模块用于带动显像装置沿交互实体运动;运动模块用于带动传动模块运动;外部辅助部件;夹紧模块用于夹持限位外部辅助部件;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传动模块的传动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传动数据;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模块的相对位置;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模块的运动极端位置;接口模块用于将处理模块处理过的传动数据发送至上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体积减小,形成的虚拟画面更为规律稳定,也降低了装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交互影像,特别涉及一种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及交互影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虚拟增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整个社会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力的认同提高而引发的技术及科普内容的展示需求。这种方式的基本展示方法是在一个真实的展品上通过虚拟增强现实的成像技术,对真实展品进行虚拟演绎和影像论述,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能够让交互者更为容易的同时是具有参与感的进行技术或者知识的理解学习。这个展品可以是实物模型、线框展板、照片展板、真实景致等各种需要说明的内容展示。
现有的交互影像采用的拉绳编码器交互影像系统是业界首创的一种通用技术,其入门成本较低,尤其在300mm-1000mm移动空间的应用案例中其成本是非常低廉的。其次,拉绳编码器交互影响系统中,由于运动系统和测量系统是独立的两个系统,其控制完全是靠上位机进行的,所以,便于将其使用在不同的各种类系统中,于是产生了机械动作系统、手拉移动系统、同步带系统等等分支结构,对于现场方案的适应性来说是非常强大的。其三,拉绳编码器是工业化成熟产品,在编码解码方面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工业成熟使用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同样其针对PLC的成熟方案,也是业界最常借鉴的。
但发明人发现,相对于拉绳编码器方案的成本低廉是控制在300mm-1000mm移动范围之内的前提下的,随着科普展项的交互范围的增大,由于拉绳编码器绳舱的构造限制,使得其成本是随着测量长度的延长成比例增长的,10m以上的拉绳编码器的价格也就达到了1m拉绳编码器价格的10倍,这样针对于科普展项的交互来说,成本就过大了。另一方面,由于拉绳编码器的测量是靠一根高强度的钢丝绳来实现的,也就造成了测量距离越大,钢丝绳的长度就需要越长,因此,其储存舱体也就越大。对于拉绳编码器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长程拉绳编码器往往使用的是电阻式或其他的模拟量来作为数据输出的,这对于机械测量来说是较为合适的,但是对于虚拟增强现实应用方面,精细度方面需要达到每周500细分以上,模拟量在转换到这样的精度时,会产生非常大的动态误差,这样的输入则有较大的抖动,以此来作为输入的话,会造成虚拟画面有不规则律动,交互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及交互影像系统,使得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体积减小,形成的虚拟画面更为规律稳定,也降低了装置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交互移动屏展示装置,包括,
传动模块,用于带动显像装置沿交互实体运动;
运动模块,与所述传动模块相连,用于带动所述传动模块运动;
外部辅助部件,与所述传动模块相链接,用于给所述传动模块提供摩擦力;
夹紧模块,用于夹持限位所述外部辅助部件,且还用于连接显像装置和运动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传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传动模块的传动数据;
处理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传动数据;
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运动模块的相对位置;
第二传感器,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运动模块的运动极端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懿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懿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总线式直流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安全防灾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