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脉冲电流处理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韧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1925.9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安金岚;宋秀;刘杨;盖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10 | 分类号: | C22F1/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基变形高温合金 时效处理 脉冲电流 脉冲电流处理 强韧化 合金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镍基高温合金 工艺步骤 固溶处理 再利用 能源 |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增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处理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韧化的方法,工艺步骤主要包括合金经高温固溶处理后,再利用脉冲电流时效处理。本发明利用脉冲电流对镍基变形高温合金进行短时时效处理,工艺简单,节省能源。与常规时效处理相比,脉冲电流时效处理后镍基高温合金合金强度至少提高约20%以上,塑性至少提高约25%以上,实现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增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韧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合金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国防能力的重要标志性金属材料,作为航空航天领域高温结构件用材料,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高温合金已成为制造发动机高温结构件的重要材料之一,在现代航空发动机制造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航空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高,对发动机涡轮盘、涡轮轴和叶片等关键部件提出了更高的服役要求,所用合金除需具有良好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长期服役组织稳定性外,还需要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塑性,以确保合金安全服役。
高温合金的强化手段主要包括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晶界强化和工艺强化(冶炼工艺强化、铸造工艺强化、形变强化、热处理强化及机械合金化强化)。高温合金韧化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有害相、添加有益合金元素以及控制晶粒的尺寸与形状。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强化合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合金化程度提高,合金强度提高。与此同时,合金热加工过程中变形抗力也随之增大,导致严重的加工硬化行为,进而造成加工变形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温合金的生产和实际应用。因此,寻找新的方法促进高温合金强度增大的同时韧性增强,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963年脉冲电流技术首次应用于金属材料,近年来其对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广泛研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流有效提高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同时脉冲电流具有促进金属材料强度增大的潜能。Baranov研究发现脉冲电流促进L62铜强度增大。脉冲电流作用下硼钢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大,原因在于脉冲电流诱导析出细小马氏体。脉冲电流显著影响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而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有利于实现金属材料强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方便操作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韧化的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脉冲电流处理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韧化的方法,按照以下工艺步骤进行:
(1)高温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950~1300℃,处理时间为10~60min;
(2)脉冲电流时效处理,处理参数为:脉冲电流密度100~600A/mm,脉冲电流频率为2~50Hz,脉冲电流宽度为15~30μs;脉冲电流时效处理温度为700~850℃,处理时间为5~60min。
进一步地,上述脉冲电流时效处理的优选参数:脉冲电流密度400~500A/mm,脉冲电流频率为10~40Hz;脉冲电流时效处理温度为750~800℃,处理时间为5~20min。
本发明所述脉冲电流时效处理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韧化方法的原理:高温合金经高温固溶处理后,合金元素回溶于基体。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短时时效处理,可以获得不同析出相(析出相种类、析出相数量、析出相尺寸、析出相形貌)组成的微观组织。利用脉冲电流对合金进行时效处理,焦耳效应作用下试样温升速度快、加热效率高,超高的加热速率导致热膨胀滞后于温升,试样中形成大量缺陷。此外,脉冲电流非热效应作用下原子扩散运动增强。因此,脉冲电流显著影响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从而合金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脉冲电流对镍基变形高温合金进行短时时效处理,工艺简单,节省能源。与常规时效处理相比,脉冲电流时效处理后镍基高温合金合金强度至少提高约20%以上,塑性至少提高约25%以上,实现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