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器具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1959.8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强;曹振华;杜克强;杜金成;李玉珊;杜彩晶;杜晓辉;赵云阳;杜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信德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器具 电子标签 探测终端 无线通讯模块 报警信号 查询代码 提醒模块 主控器 探测器 发送 代码匹配 接收查询 距离信息 内部设置 任务信息 实时发送 显示屏 探测 查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器具探测器,用于探测工器具的位置,包括电子标签、手持式探测终端以及提醒模块,其中,电子标签,设于若干该工器具上,该电子标签生成识别代码,并实时发送该识别代码;手持式探测终端上设有RFID天线,其内部设置主控器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其通过该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查询任务信息,该主控器生成查询代码,并接受RFID天线的识别代码,该查询代码与该识别代码匹配后发送一报警信号;提醒模块设于该工器具上,接收该报警信号并发送该工器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至该手持式探测终端的显示屏上,辅助查找工器具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工器具探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当前物流业和物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各种物品识别标识技术成为重要支柱。越来越多的单件物品或者单种产品被打上各种标示。其中,发展最迅速、应用前景最好的当属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规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阅读器、电子标签、后台网络。其工作原理为:阅读器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标签一旦进入阅读器天线的作用区域将产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被激活;激活标签将自身信息编码后经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接收该信息,经过解码后必要时送至后台网络;后台网络中主机鉴定标签身份的合 法性,只对合法标签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向前端发送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对标签的读写操作。
目前在工器具管理领域,因使用流程复杂,使用人员不同,工器具一旦被移动,在下次使用时就可能存在找不到的风险,而设置工器具一一对应的存放空间亦无法避免因使用人员不同而带来的工器具随机摆放的问题,因此,若能将RFID技术与工器具管理相结合,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RFID射频技术的工器具探测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器具探测器,用于探测工器具的位置,该工器具探测器包括电子标签、手持式探测终端以及提醒模块,其中,该电子标签设于若干该工器具上,该电子标签生成识别代码,并实时发送该识别代码;手持式探测终端上设有RFID天线,其内部设置主控器以及无线通讯模块,该手持式探测终端通过该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查询任务信息,该主控器生成查询代码,并接受RFID天线的识别代码,该查询代码与该识别代码匹配后发送一报警信号;提醒模块设于该工器具上,接收该报警信号并发送该工器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
特别地,该手持式探测终端上还设有一蓄电池进行供电。
特别地,该手持式探测终端的外形为盾牌状,其背面设置一把手、一安全绷带以及一U型空间,用户的胳膊穿入该U型空间和该安全绷带,固定该手持式探测终端。
特别地,该手持式探测终端上设置一显示屏,网络连接该提醒模块,接收该工器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并显示。
特别地,该手持式探测终端上还设有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充电口以及网络通讯接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工器具探测器,通过将工器具上的电子标签生成识别代码手持式探测终端生成的查询代码进行匹配,实现辅助查找和定位工器具的功能,有效避免了多个工器具同时存在时其上的电子标签互相干扰的弊端;把手、安全绷带以及U型空间的存在,使得用户的胳膊与该手持式探测终端紧密接触,便于固定;手持式探测终端上设置的显示屏显示工器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便于用户查看,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器具探测器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发明工器具探测器的手持式探测终端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工器具探测器的手持式探测终端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信德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信德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9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