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2228.5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创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E02B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围堤 泄洪 水能发电装置 水位监测器 减震装置 移动式 防洪 横断 水利工程 河道 稳固 变形问题 地质运动 动力装置 活动安装 间隔安装 控制装置 水位平衡 基岸 排洪 自动化 蓄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包括水位监测器、主围堤和支撑柱,所述多个主围堤和多个支撑柱间隔安装,主围堤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下部两侧,所述多个水位监测器安装在支撑柱上蓄水一侧,所述多个主围堤和多个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河道底部,主围堤上部安装有水能发电装置,水能发电装置上方设置有排洪口,支撑柱之间固定安装有泄洪控制装置,多个泄洪门活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柱之间,基岸靠近河道的一侧设置有稳固墙,减震装置安装在最外侧的支撑柱和稳固墙之间。本发明通过设置减震装置,解决了建筑本身受地质运动而产生的变形问题,同时设置成自动化型的动力装置实现泄洪功能,使水位平衡,达到防洪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洪水利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背景技术
原始的水利工程如水电站、水库等因为蓄水的需要,一般以单连坝式单一构筑全方位固定的固化横断断流拦截水坝为主,但如此做法必然涉及固定围坝必受控于具体河道宽度限制,且容易受地壳(或山体)变动或本身刚性结构挤兑变形开裂、高危应力,使得一些水利工程成为高危工程,且目前现有技术的水利工程建筑多为人工控制,不够自动化,增加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横断式的防洪水利工程建筑,包括多个水位监测器、多个主围堤和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主围堤和多个支撑柱间隔安装,主围堤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下部两侧,所述多个水位监测器安装在支撑柱上蓄水一侧,其中,所述多个主围堤和多个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河道底部,所述主围堤上部安装有水能发电装置,所述水能发电装置上方设置有排洪口,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安装有泄洪控制装置,所述多个泄洪门活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基岸靠近河道的一侧设置有稳固墙,所述支撑柱和稳固墙之间安装有减震装置。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板、连接板、第二减震板和若干个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板固定安装在稳固墙的侧面,所述连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的蓄水面上,所述若干个减震弹簧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减震弹簧装置包括强力弹簧、第一矫直管和第二矫直管,所述强力弹簧的两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之间,所述第一矫直管固定安装在第二减震板侧面强力弹簧内径位置,所述第二矫直管固定安装在第一减震板侧面强力弹簧内径位置,所述第一矫直管和第二矫直管穿过强力弹簧轴向连接,所述第一矫直管安插在第二矫直管内,所述第一矫直管和第二矫直管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强力弹簧的材料是一种耐腐蚀、刚度大的材料。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的蓄水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滑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T型滑杆,所述T型滑杆安装在滑轨内与滑轨配合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泄洪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1、伸缩杆2和动力装置3,所述的控制电路1固定安装在两根支撑柱4之间,所述的动力装置3电性连接到控制电路1上,所述的动力装置3固定安装在泄洪门5 的上方,所述的伸缩杆2固定连接到动力装置3和泄洪门5上。
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装置3是一种为伸缩杆2伸缩杆供动力的气缸。
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装置3是一种为伸缩杆2伸缩提供动力的液压缸。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泄洪控制装置外表面设施有防水材料,所述动力装置和水能发电装置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创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创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2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