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丘里施肥器及施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2362.5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7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东;王海涛;莫彦;许迪;张彦群;龚时宏;李巧灵;赵月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丘里 施肥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丘里施肥器及施肥设备。所述文丘里施肥器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有进肥口和水肥混合区,所述进肥口与所述水肥混合区相连通;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相互朝向的一端留有间隔,且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并相通,所述间隔位于所述水肥混合区内。本申请提供的文丘里施肥器可以将肥液充分吸入,并将肥液与水进行充分混合,提高水肥的混合均匀性,以及提高文丘里施肥器的施肥效率。本申请所提供的施肥设备包括前述的文丘里施肥器,提高了施肥设备的施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丘里施肥器及施肥设备。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我国农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推广项目之一,因而,关于施肥装置的研究得到了业内很大程度的重视,其中,由于文丘里施肥器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无需外加动力等优点,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肥装置。
现有的文丘里施肥器通常由进口段、收缩段、喉部、扩散段、出口段及吸肥段六部分组成,其基本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是:水流从进口段流入,再依次经过收缩段、喉部及扩散段,最终从出口段流出,同时,肥液从吸肥段流入喉部,并伴随水流一同流入扩散段,再最终一同从出口段流出;其中,由于收缩段的横截面积比进口段的横截面积小,水流流经收缩段时,其流速急剧增大,压强骤减,并在流经喉部时压强达到负压的状态,肥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吸肥段进入喉部,并伴随水流一同流入扩散段,同理,由于扩散段的横截面积比喉部的横截面积大,水肥流经喉部时,其流速逐渐减小,压强逐渐增大,达到常压状态,水肥最终从出口段流出,实现水肥一体化。
然而,现有的文丘里施肥器由于其结构设计不佳、使用不规范等原因,致使其存在吸肥量较小,甚至不吸肥的现象,使现有的文丘里施肥器存在施肥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文丘里施肥器及施肥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丘里施肥器,包括:
进液管;
出液管;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有进肥口和水肥混合区,所述进肥口与所述水肥混合区相连通;
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相互朝向的一端留有间隔,且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并相通,所述间隔位于所述水肥混合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相互朝向的一端的距离为10-12.5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套装在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外壁。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的外壁设有卡位片,所述卡位片凸出于所述外壁,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卡位片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包括等径进口段和收缩段,所述等径进口段与所述收缩段连接并相通,所述收缩段较所述等径进口段更靠近所述出液管,所述收缩段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收缩段的收缩角度为50度-60度;
所述出液管包括扩散段和等径出口段,所述扩散段与所述等径出口段连接并相通,所述扩散段较所述等径出口段更靠近所述进液管,所述扩散段的扩散角度为8度-12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还包括喉管段,所述喉管段与所述扩散段更靠近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并相通,所述喉管段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喉管段的直径为6.5-8.5mm,且所述喉管段的长度为25-3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喉管段朝向所述收缩段的一端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将所述水肥混合区的液体导入至所述喉管段内,所述导流面的导流角度范围在60-80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缩段的管壁厚度小于所述等径进口段的管壁厚度;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2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具施肥功能的水利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