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源反射通信中降低发送能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2489.7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7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艺华;李二涛;张玉繁;池凯凯;田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待发送数据 数据链路层 接收方 反转 无源 反射 能耗 二进制数据 二进制位 计算能力 异或运算 比特位 数据包 物理层 累加 查表 功耗 耗能 通信 恢复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源反射通信中降低发送能耗的方法。本发明在发送每个数据包前,统计待发送字节中比特位“0”的总个数,同时结合耗能位是比特“0”或比特“1”,决定是否反转待发送数据中的二进制位,并在数据链路层增加相应的标记,随后通过物理层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链路层的标记决定是否要反转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恢复出待发送数据。该方法操作简单,通过查表、累加、异或运算便可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非常适合于功耗要求较高且计算能力弱的场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功耗无源反射通信技术领域,尤其适合于发送单位比特“0”和发送单位比特“1”消耗能量不同的场合;参与通信的各方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能量,通过反射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背景技术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物与物的广泛互联,虽然物联网被一致看好,但一直未出现爆发式的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能源问题,电池的更换是一大瓶颈。近年来,无源反射通信被业界看好,该场景下,通信方无需电池,全部能量都来自于外界环境,例如热能、光能、运动能、电磁波等。
该场景下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能量消耗,而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来自于无线通信。该场景下的通讯方通常处于休眠和工作两种状态,休眠状态的功耗远远低于工作状态。
FM0编码非常适合于上述场合。FM0编码采用位窗内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电平,如果电平仅从位窗的起始处翻转,则表示比特“1”。如果电平在位窗的起始处和位窗中间都翻转,则表示比特“0”。由于发送比特“0”时电平翻转两次,发送比特“1”时电平翻转一次,每次电平翻转都要唤醒发送方并执行相应程序,并带来能量的消耗,所以发送“0”的平均功耗远大于发送“1”的平均功耗。即平均来看,使用FM0编码时发送比特“0”更耗能。
Miller编码下,比特“1”用位窗起始处不跃变,中心出现跃变来表示;对比特“0”则分成单个“0”还是连续“0”予以不同处理;单个“0”时,保持“0”前的电平不变,即在位窗边界处电平不跃变,在位窗中间电平也不跃变;对于连续“0”,则在连续两个“0”的边界处产生电平跃变。所以发送“0”的平均功耗小于等于发送“1”的平均功耗。即平均来看,使用Miller编码时发送比特“1”更耗能。
在本发明之前,相关的发明有:
2007年11月1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专利“射频识别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方法”。2009年11月3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专利“一种FM0和FM1码的解码方法和装置”。2011年12月8日,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申请了专利“一种FM0编码数据的解码方法和装置”。2013年11月15日,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专利“一种无源通信方法”。2014年10月31日,上海复亚微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了专利“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FM0编码的解码方法”。2014年12月5日,辽宁工业大学宁武申请了专利“一种改进型无源通信器件”。上述专利主要涉及编解码方法,都没有涉及到降低发送方的通信能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无源反射通信中降低发送能耗的方法。
本发明适合于发送单位比特0和发送单位比特1消耗能量不同的场合,本发明在发送每个数据包前,统计待发送字节中比特位“0”的总个数,同时结合耗能位是比特“0”或比特“1”,决定是否反转待发送数据中的二进制位,并在数据链路层增加相应的标记,随后通过物理层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链路层的标记决定是否要反转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恢复出待发送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在发送单位比特“0”和发送单位比特“1”消耗能量不同的场合,本发明可以减小发送方的发送能耗,延长发送方工作寿命;
(2)方法简单,仅用到查表、加法和异或运算,运算速度快,非常适合于功耗要求较高且计算能力弱的场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2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