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3447.5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廉;赖敏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张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转换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耦接输出级与外部电阻网络,且提供脉宽调变信号控制输出级提供输出电压。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包括感测电路、下降电流电路、第一接脚与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回路。感测电路耦接输出级,且提供感测电流。下降电流电路耦接感测电路并依据感测电流提供下降电流。第一接脚耦接下降电流电路与外部电阻网络并接收下降电流与第一参考电压。第一接脚提供下降电流以使外部电阻网络提供第二参考电压。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回路耦接外部电阻网络并依据输出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产生脉宽调变信号。下降电流随预设时间而降低至预设值。本发明可提升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电源转换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避免负载由轻载切换至重载(亦即抽载)时,瞬间的大电流造成负载损坏,传统的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通常会在此时提供直流电(DC)型式的负载掉压(Loadline droop)功能,例如在回授电路中的参考电压供应回路上提供固定值的下降电流(Droop current),通过外部电阻改变回授信号的参考电压,进而实现负载掉压的功能。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使用情况下,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超频,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会特别受到重视,此时若在重载发生时出现掉压的现象,将会导致输出电压不稳定而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此外,在某些特定的应用中,例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常会出现轻载与重载快速切换的情况,因而导致输出电压在快速切换期间容易出现过冲(Over shoot)与欠冲(Under shoot)的现象,造成过冲峰值与欠冲峰值之间的峰值间电压差(Peak-to-peak voltage difference)过大,亦导致输出电压不稳定而严重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种种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在此实施例中,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耦接输出级与外部电阻网络,且提供脉宽调变信号控制输出级提供输出电压。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包括感测电路、下降电流电路、第一接脚与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回路。感测电路耦接输出级并提供感测电流。下降电流电路耦接感测电路并依据感测电流提供下降电流。第一接脚耦接下降电流电路与外部电阻网络并接收下降电流与第一参考电压。第一接脚提供下降电流以使得外部电阻网络提供第二参考电压。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回路耦接外部电阻网络并依据第二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相关的回馈电压产生脉宽调变信号。下降电流随预设时间而降低至预设值。
在一实施例中,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还包括第二接脚。第二接脚通过外部电阻网络与第一接脚耦接,下降电流通过外部电阻网络在第二接脚产生第二参考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直流-直流转换控制器还包括第三接脚。第三接脚耦接输出级并用以接收回馈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回路包含比较器,比较器的两接收端分别耦接第二接脚与第三接脚且接收第二参考电压与回馈电压,比较器依据第二参考电压与回馈电压产生脉宽调变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下降电流电路还耦接至第二接脚与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回路之间,且下降电流电路亦产生下降电流至第二接脚与脉宽调变信号控制回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下降电流电路先依据感测电流产生随时间递增的上升电压,再依据上升电压产生下降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下降电流电路包括内部电容,且下降电流电路通过感测电流对内部电容充电以产生随时间递增的上升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下降电流电路依据感测电流产生固定电压,再依据固定电压与随时间递增的上升电压产生下降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