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空调开关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3705.X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0 | 分类号: | F24F11/70;F24F11/62;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吴辉辉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模块 使用状态信息 传输方式 空调开关 传输方式发送 控制信号发送 反馈信息 人体移动 信息通过 预设 传输 反馈 智能 检测 节约 运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空调开关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S1、判断预设范围内是否有人体移动,若是,则检测空调的使用状态;S2、将所述空调的使用状态信息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发送至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使用状态通过第二传输方式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空调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开启或关闭。本发明通过将空调使用状态信息反馈至空调的控制模块实现人走自动关闭的功能,无需增加其他模块节约成本,且将空调使用状态反馈信息和控制空调关闭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可防止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空调运作更加高效、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空调开关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家居环境中必备电器之一,是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随着人们对智能电器的要求不断提高,用户希望空调可以智能自动开关,传统的空调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空调节能化及智能化的要求。
例如公开号为CN10774779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是否有生命体征存在的红外探测设备,用于检测空调开闭情况的空调检测模块,用于受控打开和关闭室内空调光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红外探测设备、空调检测模块和用于受控打开和关闭室内空调光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空调检测模块为一个继电器,该继电器的线圈串接设置在空调供电线路上,继电器的触点与控制模块连接,在红外探测设备检测到室内无生命体征时,所述的控制模块根据感应到与继电器触点连接处的高低电平发生变化即可确定空调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如果空调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模块制室内空调光驱动模块并关闭室内空调,确保室内没人时,实现室内空调的自动关闭。该发明通过红外探测设备、空调检测模块、光驱动模块实现对空调的智能关闭,实现室内人走后关闭空调以节约能源,但是,该发明需要增加继电器作为检测模块,增加了空调的开发成本,且不能解决信号间干扰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空调开关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将空调使用状态信息反馈至空调的控制模块实现人走自动关闭的功能,无需增加其他模块节约成本,且将空调使用状态反馈信息和控制空调关闭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可防止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空调运作更加高效、智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空调开关的方法,包括步骤:
S1、判断预设范围内是否有人体移动,若是,则检测空调的使用状态;
S2、将所述空调的使用状态信息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发送至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使用状态通过第二传输方式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空调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
将所述空调的使用状态信息通过第一编码发送至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解析所述第一编码并根据解析结果判断所述空调处于使用状态或关闭状态,若为使用状态,则将关闭信号通过第二编码发送至所述空调。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利用红外发射头及红外接收头与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进行信号传输。
优选的,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
将所述空调的使用状态信息通过第一红外发射频率发送至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所述空调的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空调的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空调处于使用状态或关闭状态,若为使用状态,则将关闭信号通过第二红外发射频率发送至所述空调。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获取当地的天气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