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菊花品质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4028.3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薪棋;周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县鹮居花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723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菊花 抗性苗 农作物种植 侧芽培养 大田管理 继代培养 脱毒处理 愈伤组织 花蕾 水肥 植株 丛生芽 菊花茎 抗性强 绿原酸 硒酸盐 侧芽 富硒 炼苗 喷施 突变 移栽 种植 生根 诱导 繁殖 防护 分化 高产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提高菊花品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抗性苗;(2)脱毒处理;(3)诱导侧芽培养;(4)继代培养;(5)生根炼苗;(6)移栽培养;(7)大田管理;(8)水肥和病虫防护。本发明通过培养抗性苗,菊花新发的侧芽抗性强;采用菊花茎尖直接分化产生的丛生芽进行菊花苗的繁殖,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培养,所产生的植株不易突变,有利于菊花品质稳定高产;在菊花的孕花蕾前喷施硒酸盐溶液,不仅提高了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还能够使菊花达到富硒水平,营养成分高,提高了菊花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菊花品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是药食同源植物,目前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和绿原酸等其它类成分,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菊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原酸可作为菊花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中国药典》规定绿原酸含量最低标准在0.20%以上。
由于长期以来菊花生产中多采用分根、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使得植株感染病毒严重。目前,侵袭菊花的病毒不下10余种,导致菊花的繁殖速度慢,生长势偏弱,并有退化现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病情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恶化,农户加大农药使用品种和使用量,导致菊花品质下降,农药残留量高。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不受病毒感染,因而采用茎尖培养可望得到无病毒的材料。组织培养因条件可控不受季节限制,可全年连续生产,能以28d左右增殖5-7倍的速度在组培室内繁殖菊花小苗,比传统的扦插方法要快得多。国内外大多数报导,菊花的多数器官都可进行组织培养,菊花快繁是采用茎尖、叶片和花瓣,通过产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出芽,但愈伤组织的诱导所产生的植株容易突变,不利于稳定生产。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硒作为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的活性中心,也是作物优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适量摄入硒不仅可以预防缺硒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拮抗重金属毒性,而且还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是硒生态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从农作物中获取硒,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正从以单一高产为目标向优质高产的方向转变。同样,菊花也从单一的高产向优质高产的方向转变,硒含量高、绿原酸含量高、产量高的菊花是菊花种植行业不断追求的目标。
目前国内富硒菊花的生产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菊花孕蕾生长期通过叶面喷洒硒酸盐溶液,但是,对有机体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安全性较差,最终菊花成品中结合硒的含量低;二是在土壤中大量喷洒无机硒溶液,此方法通过菊花茎秆吸收能够使菊花成品达到富硒水平,但是直接施入土壤,严重污染土壤环境;三是直接在天然富硒的地区种植,此方法对硒含量定量可控困难,存在地域局限性,不利于异地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菊花品质的种植方法,不仅能提高菊花的产量,而且得到的菊花绿原酸、硒含量高。
一种提高菊花品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抗性苗:去掉菊花苗的叶片和顶芽,向菊花苗植株喷施9.0 mg/L的病毒唑,然后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光照培养,每天连续光照 12h,光照强度为2 000〜3000Lx;在光照培养7d后,向菊花苗植株喷施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光照培养14d后分别喷施7.5%克毒灵水剂700-8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在光照培养过程中,以2℃/天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6±1℃,再恒温继续培养10-15d,使菊花苗新发的侧芽在36℃±1条件下活动积温达到360℃以上,有效积温260℃以上;最后,采集菊花苗带顶芽的茎段,长度2cm,作为抗性苗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县鹮居花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洋县鹮居花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4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