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及组装、装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4283.8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卢庆华;李崇桂;闫华;张培磊;白永真;任新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李明洁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直径 可调 试样 疲劳 试验 夹具 组装 方法 | ||
1.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结构相同、上下对称、同轴配置的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夹持住试样(9)的两端;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包括各自的夹持座(2)、夹持滑块(8)、安装座(1)和顶块(6);其中:
夹持座(2)内立式开设斜楔形滑块配置腔(203),滑块配置腔(203)相对的两侧内壁为倾斜方向沿滑块配置腔(203)轴向对称的一对倾斜内壁,沿该对倾斜内壁分别开设导向滑槽(204);
对应该对倾斜内壁,在滑块配置腔(203)内沿轴向对称配置两块夹持滑块(8),夹持滑块(8)安装在导向滑槽(204)上、能够沿导向滑槽(204)在滑块配置腔(203)内上下滑动,从而改变由两块夹持滑块(8)相对侧的夹持面(801)所围设的夹持腔大小;
所述夹持面(801)为沿滑块配置腔(203)轴向配置的竖直防滑夹持面,每个夹持滑块(8)上设有两个夹持面(801),两个夹持面(801)的横截面呈内凹的“V”字形;
所述夹持座(2)一侧、正对滑块配置腔(203)的大端开口配置安装座(1),安装座(1)背向夹持座(2)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试验机的连接段(103),安装座(1)朝向夹持座(2)的一侧中心处可拆卸式固定安装有顶块(6),顶块(6)垂直于滑块配置腔(203)轴向抵紧夹持滑块(8);
安装座(1)和夹持座(2)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导向销细端安装孔(102)和导向销粗端安装孔(202),阶梯轴状的导向销(3)细端装入导向销细端安装孔(102)内,并与导向销细端安装孔(102)过盈配合,导向销(3)粗端装入导向销粗端安装孔(202)内,并与导向销粗端安装孔(202)间隙配合;
导向销上外套弹簧(7),弹簧(7)弹性压配于夹持座(2)和安装座(1)之间;
夹持座(2)和安装座(1)可调节式连接为一体,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能够使夹持座(2)朝向/远离安装座(1)平移;
所述安装座(1)上围绕滑块配置腔(203)中心间隔开设第一安装通孔(101),夹持座(2)的对应位置上开设第一安装螺纹孔(201),第一连接螺栓(4)穿过第一安装通孔(101),拧紧在第一安装螺纹孔(201)内,夹持座(2)和安装座(1)通过第一连接螺栓(4)可调节式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配置腔(203)内对应每块夹持滑块(8)开设两道导向滑槽(204),两道夹持滑块(8)分别位于所述倾斜内壁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段(103)为安装座(1)背向夹持座(2)的一侧竖直伸出的连接杆,从连接杆顶部向下加工出与试验机夹头的安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6)为方形块,其相对的两侧上带有台阶朝向夹持座(2)的台阶面,台阶面上沿滑块配置腔(203)轴向开设第二安装通孔,安装座(1)的对应位置上开设第二安装螺纹孔,由顶块(6)台阶面朝向安装座(1)、穿过第二安装通孔,在第二安装螺纹孔内拧紧第二连接螺栓(5),顶块(6)和安装座(1)通过第二连接螺栓(5)可拆卸式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5)为均匀布置在顶块(6)四角上的四个;第一连接螺栓(4)为均匀布置在滑块配置腔(203)四周上的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销(3)数量为两个,沿滑块配置腔(203)轴向对称配置于滑块配置腔(203)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直径可调的圆棒试样疲劳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801)上设有防滑凸起颗粒,或者设有防滑纹路,或者,夹持面(801)上设有防滑齿槽,且在“V”字形的尖端上、沿滑块配置腔(203)轴向开设圆槽(8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42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材料硬度承受能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膜扭转拉伸加载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