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条加固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6373.0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6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清;曹雪山;骆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条加固评价方法,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复合介电常数;(b)地质雷达探测:在待检测区地面上布置探测线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根据步骤(a)所得的复合介电常数作出雷达探测图;(c)地质雷达数据处理:对所述雷达探测图中的原始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清晰的反射界面;(d)根据雷达探测图评价抽条加固体。本发明中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探测成本低,探测速度快,探测断面连续,且探测结果准确可信,具有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抽条加固体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有关深基坑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关键,对于在软土或流塑性土地区,在深基坑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常采用抽条加固的办法来处理深基坑问题,具体可见图2和图3所示。通常情况下会忽略对抽条加固体稳定性的评价,直接进行开挖基坑,导致在抽条加固体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引起建筑稳定性事件,比如地铁轨道的修建,若没有进行初期的评价,后期会出现坍塌等严重后果。
对于如何评价抽条加固的效果,包括基底抽条加固体的规模、连续性以及支护功能等参数,现有的评价方法为钻探法,而钻探方法本身又会对抽条加固体产生一定的破坏,从而对其结构特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钻探方法固有的缺点是“以点带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以点带面、花费较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抽条加固体评价方法。本方法采用地质雷达探测的方法来查明基坑开挖之前抽条加固体的规模、连续性及支护功能问题,根据地质雷达探测的结果,为后期是否开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地质雷达属于一种无损探测方法,不会对混凝土围护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测量具有连续性,可以得到整个断面的分层情况,避免了钻探法的固有缺陷,有很好的实用性与经济性。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抽条加固评价方法,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复合介电常数:在待检测区取A位置进行地质雷达探测,获得雷达检测深度剖面图,并在A位置进行钻孔获取实际钻孔数据,能够使雷达检测深度剖面图中的深度数据与钻孔深度数据一致的复合介电常数即为所需的复合介电常数;
(b)地质雷达探测:在待检测区地面上布置探测线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根据步骤(a)所得的复合介电常数作出雷达探测图;
(c)地质雷达数据处理:对所述雷达探测图中的原始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清晰的反射界面;
(d)根据雷达探测图评价抽条加固体:确定雷达探测图中抽条加固体的范围并评价抽条加固体连续性:在所述雷达探测图中抽条加固体范围内检查有无连续性的反射特征,若出现明显的同相轴错断的情况,则表明不连续,反之则无;在抽条加固体和围护结构的连接处,若存在有夹泥,就会出现弱的电磁波反射,说明连接不好;若在连接处电磁波能量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仍然表现出强的反射,说明连接好。
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的雷达探测图包括探地雷达深度剖面图和探地雷达深度剖面波形图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评价抽条加固体还包括评价抽条加固体支护功能,具体评价方法为:在抽条加固体内电磁波反射能量均匀,同相轴连续性较好,则完整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支撑围护结构的功能;若在其内部出现线状的同相轴错断情况,则有一定的裂隙存在,支撑围护结构的功能差。
进一步的,确定雷达探测图中抽条加固体范围的方法为:(1)对所述雷达探测图进行分析,做出地质解释,确定抽条加固体的顶底界面的反射位置;(2)根据确定的抽条加固体的顶底界面的反射位置以及边界的反射信息,画出抽条加固体在深度方向上的空间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介电常数是指土体与抽条加固体的复合物所形成的综合介电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6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