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香灰的香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7066.4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4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光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香灰 香炉 | ||
1.一种可回收香灰的香炉,包括炉体(1)和安装在炉体(1)上端的插香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套管(71),所述内套管(71)顶部与插香座(2)之间连通,所述内套管(71)外周围套有外套管(72),所述内套管(71)下方与外套管(72)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内套管(71)与外套管(72)之间形成一环状空腔;
积灰槽(14),所述积灰槽(14)设置在炉体(1)内的底部且与外套管(72)下端固定相连;
注胶管(8),所述注胶管(8)出口位于空腔下方且出口与外套管(72)之间连通;所述注胶管(8)通过内置的注胶机构将胶体注入至外套管(72)内;
压灰机构,所述压灰机构至少包括一沿外套管(72)上下移动的压灰圈(13),所述压灰圈(13)在注胶机构注入胶体的过程中对积灰槽(14)上的香灰挤压;
所述注胶机构包括
活塞(82),所述活塞(82)后端通过推杆(81)在注胶管(8)当中横向移动;
胶体管(61),所述胶体管(61)上端与设置在炉体(1)上的注胶口(6)连通,下端与开设在注胶管(8)侧面的落胶孔(62)相连;
活动块(84),所述活动块(84)连接在活塞(82)上端,所述活动块(84)沿注胶管(8)内上部的活动槽(83)中运动;所述活动槽(83)上下侧均开设有条形口;所述活动块(84)通过弹簧(85)与注胶管(8)出口处的内侧壁固定,
当弹簧(85)压缩时,所述活塞(82)挡住落胶孔(62);
当弹簧(85)伸长时,所述活塞(82)移出落胶孔(62)位置,此时所述落胶孔(62)位于外套管(72)与活塞(82)之间;
所述压灰机构还包括
撑杆(91),所述撑杆(91)与活动块(84)之间铰接,所述撑杆(91)通过滚动轮(93)沿着空腔上的轨道上下移动;
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下端与压灰圈(13)侧面固定,上端穿过空腔底部的通孔(131)并连接短轴(92)一端,所述短轴(92)另一端穿过滚动轮(93)中部与撑杆(91)固定
滑块(11),所述滑块(11)固定在压灰圈(13)上且沿外套管(72)内壁上下滑动;
当需要注胶时,拉动推杆(81)带动活塞(82)移出落胶孔(62),通过注胶口(6)注入胶体流入到注胶管(8)中,进行注胶,活塞(82)向左运动,活动块(84)随活塞(82)进行移动,撑杆(91)带动连接杆(10)向下运动,压灰圈(13)向下移动对积灰盒(141)中的胶体与香灰进行挤压;
当推动推杆(81)带动活塞(82)对胶体推动使其进入外套管(72),一部分胶体直接进入积灰盒(141),还有一部分胶体沿着外套管(72)的内壁流动,并对香灰进行混合后落入积灰盒(141);活塞(82)向右运动,活动块(84)随活塞(82)进行移动,撑杆(91)带动连接杆(10)向上运动,压灰圈(13)向上移动,为胶体流入积灰盒(141)让出空间;
所述积灰槽(14)上端设置有积灰盒(141),所述积灰盒(141)沿外檐向中部依次向下弯曲且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凸起(142);
所述压灰圈(13)下侧向下弯曲为圆弧状,所述压灰圈(13)下侧与积灰盒(141)配合;所述炉体(1)一侧设置有把手(5)和固定块(15),所述把手(5)与推杆(8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5)通过转动连接的转动插件(151)可插入设置在炉体(1)上的插槽(152)当中,所述转动插件(151)与把手(5)配合;所述连接杆(10)上靠近外套管(72)内壁的一侧连接有压条(12);所述炉体(1)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出料挡板(4),所述出料挡板(4)与积灰盒(141)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香灰的香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香座(2)与内套管(71)之间设置有进灰口(3),所述进灰口(3)为一开口向上的圆台状,所述进灰口(3)下端与内套管(7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光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光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70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吸盘装置
- 下一篇:不规则形状电动开合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