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叶石楠的抗病促生长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7534.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市黄州区郑家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蕾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方肥 红叶石楠 促生长 制备 抗病 有机磷杀虫剂 重量份数 硼砂 磷酸二氢钙 腐植酸钠 混合容器 秸秆粉末 抗虫能力 密闭容器 密封静置 草木灰 干牛粪 硝酸铵 鱼骨粉 重量份 富含 混匀 生长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叶石楠的抗病促生长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该配方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草木灰10‑60份;干牛粪10‑30份;腐植酸钠40‑80份;硼砂2‑9份;秸秆粉末15‑35份;鱼骨粉10‑20份;磷酸二氢钙10‑25份;硝酸铵5‑10份;有机磷杀虫剂4‑8份。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加入混合容器中,然后加入40‑50重量份的水,之后混匀;然后转移至密闭容器中,密封静置10‑15天,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配方肥中各原料组合后,富含红叶石楠生长需要大量吸收的氮、磷、钾等元素,促生长效果明显;该配方肥中含有的硼砂和有机磷杀虫剂可有效增强红叶石楠的抗病抗虫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叶石楠种植用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叶石楠的抗病促生长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叶石楠(学名:Photinia×fraseri Dress)是蔷薇科,石楠属Photinia与fraseri杂交种,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乔木高可达5米、灌木高可达2米。树冠为圆球形,叶片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叶端渐尖,叶基楔形,叶缘有带腺的锯齿,花多而密,复伞房花序,花白色,梨果黄红色,5-7月开化,9-10月。其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与东部和北美洲的亚热带与温带地区,在中国许多省份也已广泛栽培。红叶石楠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良好。但是在直射光照下,色彩更为鲜艳。同时,它也有极强的抗阴能力和抗干旱能力。红叶石楠抗盐碱性较好,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生长于各种土壤中,很容易移植成株。红叶石楠耐瘠薄,适合在微酸性的土质中生长,尤喜砂质土壤,但是在红壤或黄壤中也可以正常生长;红叶石楠对于气候以及气温的要求比较宽松,能够抵抗低温的环境。
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萌芽性强,耐修剪,易于移植,成形。冬肥施用为保证来年春梢的长势强劲和观赏效果,在当年12至来年1月中旬,结合松土施用冬肥一次。肥料以含氮量较高的复合肥为宜,用量为每平方米40克左右,防冻土伤根冻土层容易造成植株生理干旱引起死亡,对栽种在冬季有冻土层地区的红叶石楠,特别是当年种植的应进行土壤防冻,保护根系。通常是在产生冻土层之前的半个月前,进行地表覆盖,以保持土温。红叶石楠的繁殖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或扦插两种方法。组织培养方法对设施和专业技术的要求和生产成本都较高,对大多数苗圃和种植户并不合适。扦插繁殖方法已成功开发出一套成本低、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可在普通塑料大棚生产的扦插繁殖技术,适合大多树苗圃推广应用。
常见的红叶石楠病虫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叶斑病、灰霉病、叶斑病、炭疽病或受介壳虫危害等,这些侵染性疾病往往会在短期内造成红叶石楠的大规模死亡。另外,现有技术中红叶石楠种植时通常使用普通的化肥或农家肥,针对性不好,一方面不能有效吸收,另一方面对红叶石楠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叶石楠的抗病促生长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专用于红叶石楠的抗病及促进其快速生长肥料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叶石楠的抗病促生长配方肥,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草木灰10-60份;干牛粪10-30份;腐植酸钠40-80份;硼砂2-9份;秸秆粉末15-35份;鱼骨粉10-20份;磷酸二氢钙10-25份;硝酸铵5-10份;有机磷杀虫剂4-8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有如下进一步的具体选择或更优选择。
优选的,上述的红叶石楠的抗病促生长配方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草木灰35份;干牛粪22份;腐植酸钠75份;硼砂4份;秸秆粉末30份;鱼骨粉16份;磷酸二氢钙14份;硝酸铵7份;有机磷杀虫剂6份。
具体的,所述草木灰为稻草灰。
具体的,所述干牛粪为牛粪于60-7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得到。
具体的,所述秸秆粉末为玉米秸秆或稻草秸秆,所述秸秆粉末的粒径为40-1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市黄州区郑家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黄冈市黄州区郑家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7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