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8161.6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悦;肖志斌;张明山;徐铨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双向叠合板 板侧 机械连接 套筒 预埋 连接钢筋 锚固钢筋 等强 连接套筒 叠合板 板端 起吊 种板 叠合层混凝土 纵向受力钢筋 浇筑混凝土 受力钢筋 受力性能 配套的 支承梁 就位 绑扎 锚固 内旋 施工 预制 胡子 钢筋 伸出 | ||
1.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叠合板底板的板端和板侧不伸出“胡子”筋,板端和板侧均预埋若干机械连接套筒,机械连接套筒的一端与双向叠合板底板内的受力钢筋等强连接,预埋在板端的机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锚固钢筋等强连接,预埋在板侧的机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连接钢筋等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叠合板底板可为普通叠合板底板、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带肋叠合板底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混凝土空心叠合板的预制底板、为增强叠合面抗剪强度而采取措施的预制底板、为增强预制底板强度而采取措施的预制底板或为增强预制底板刚度而采取措施的预制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连接套筒的数量可根据双向叠合板的受力情况计算确定,无需每根受力钢筋均设置机械连接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的长度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可为“L”型、“S”型或螺旋型,或在其端头实施机械锚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的搭接长度需满足规范的要求,当不满足要求时,可为“L”型、“U”型或折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或连接钢筋与机械连接套筒的连接可在叠合板起吊前或起吊就位后进行。
7.一种板端和板侧不出筋的双向叠合板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制双向叠合板底板的台模,此时因为没有板端和板侧出筋,台模不需要开槽。
步骤2:根据设计要求布置双向叠合板底板钢筋,其板底受力钢筋端头加工成螺纹,并与机械连接套筒等强相连;
步骤3:固定机械连接套筒的位置,使机械连接套筒与侧模顶紧,确保机械连接套筒周边密封,浇筑混凝土时无浆液漏入机械连接套筒内;
步骤4:浇筑并养护双向叠合板底板混凝土,检查合格后运至现场,在起吊前或者起吊就位后在机械连接套筒内旋入锚固钢筋或连接钢筋,预埋在板端的机械连接套筒与锚固钢筋等强连接,预埋在板侧的机械连接套筒与连接钢筋等强连接。
步骤5:铺设双向叠合板现浇层内的预埋设备管线和上部钢筋,浇捣现场浇筑混凝土,最终形成能够承受荷载的双向叠合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81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帽辐射交叉梁新型楼盖体系
- 下一篇:轻质管组合块现浇空心板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