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滚动螺旋的液力变径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8419.2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4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林;何虹志;杨琳;熊洁;周思奇;周仪;黎根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滚动 螺旋 液力变径 扶正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滚动螺旋的液力变径扶正器,包括上部总成、变径机构、下部总成,在变径机构后端安装上部总成,前端安装下部总成。钻井液不加压时,变径机构处于收缩状态,当开泵加压后,高压钻井液进入由上接头、上短节、导流短节、沟道外壳、上壳体组合成的容腔,推动沟道外壳向前运动,弹簧压缩变短,通过沟道外壳与滚子a、螺旋轴的螺旋配合,螺旋轴旋转运动,带动太阳轮芯轴旋转运动,驱动变径机构伸展,当停泵减压后,容腔内压力减小,弹簧伸长,推动沟道外壳向后运动,螺旋轴反向旋转运动,带动太阳轮芯轴反向旋转运动,驱动变径机构收缩。本发明可解决在钻井过程中可变径扶正器启动力大、变径范围小的问题,提高钻井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石油钻井的井下具,具体涉及基于滚动螺旋的液力变径扶正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定向井钻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采勘探领域内得到很大地推广应用。但是在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作业时,由于钻杆自重及钻头与地层间的相互作用等,很容易使钻柱发生偏斜,钻柱很难居中,严重影响钻井的质量。常规的扶正器的扶正块直径不能变化,扶正精度不高,对提高钻柱居中度作用有限,在井壁扩大井段更完全起不到扶正作用。
在钻井过程中,应该尽量准确有效地控制井眼轨迹,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定向井和水平井的井眼数量越来越多,在钻井过程中油田急需能够适用于多种井段,提高钻柱居中度,提高钻井井眼质量的扶正器。变径扶正器越来越成为钻井过程中的关键工具,但目前部分可以井下启动的可变径扶正器启动力大,无法实现有级变径,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滚动螺旋的液力变径扶正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基于滚动螺旋的液力变径扶正器,通过泵压控制变径范围,以解决在钻井过程中可变径扶正器启动力大,变径范围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滚动螺旋的液力变径扶正器包括上部总成、变径机构、下部总成,在变径机构后端安装上部总成,前端安装下部总成;所述的上部总成包括上接头、动密封圈a、推力球轴承a、动密封圈b、上短节、O型密封圈a、O型密封圈b、导流短节、沟道外壳、上壳体、滚子a、螺旋轴(12)、弹簧,将动密封圈b从上接头后端装入,将动密封圈a、推力球轴承a依次从上短节前端装入后一起从上接头后端装入,将O型密封圈a、O型密封圈b分别安装于沟道外壳后端内外壁沟槽内,将滚子a安装在沟道外壳的沟道内,将螺旋轴从沟道外壳前端装入,螺旋轴后端与导流短节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导流短节后端与上短节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将弹簧、沟道外壳依次从上壳体后端装入,上壳体后端与上接头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变径机构包括滚动轴承a、浮动密封圈a、中壳体、上挡板、保持架、动密封圈c、动密封圈d、太阳轮芯轴、行星轮、销轴、短支架、滚轮、长支架、滚子b、圆头滚柱,将动密封圈c、动密封圈d、行星轮依次从保持架后端装入后一起从中壳体前端装入,将短支架安装于行星轮前端,短支架前端与行星轮前端通过型面配合,将滚子b安装于中壳体的凹处,将滚轮安装于长支架的前端,将长支架的后端从中壳体周向缺口装入,并使长支架的后端位于保持架的中心内孔,将圆头滚柱从保持架的中心内孔后端装入,并安装于长支架的后端,将短支架后端与长支架中间孔通过销轴连接,然后调整长支架径向位置,将滚动轴承a、浮动密封圈a、上挡板依次从太阳轮芯轴前端装入后一起从保持架后端装入,太阳轮芯轴后端与螺旋轴前端通过螺纹连接,中壳体后端与上壳体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下部总成包括下挡板、浮动密封圈b、滚动轴承b、下壳体、下短节、动密封圈e、推力球轴承b、动密封圈f、下接头,将滚动轴承b、浮动密封圈b、下挡板依次从下壳体后端装入后一起从太阳轮芯轴前端装入,下壳体后端与中壳体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将动密封圈e从下接头前端装入,将动密封圈f、推力球轴承b依次从下短节后端装入后一起从下接头前端装入,下短节后端与太阳轮芯轴前端通过螺纹连接,下接头后端与下壳体前端通过螺纹连接。
上诉方案中的上短节后端面、下短节前端面各均匀分布4个夹持孔。
上诉方案中的中壳体沿周向均匀布置3个缺口,短支架、长支架、中壳体采用强度高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8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