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F炉基于看渣的快速调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8484.5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沈昶;郭俊波;张晓峰;陆强;孙彪;王尚;荣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64;C21C7/07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03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渣 炉渣 物理特征 渣系 化学特征 炉渣化学 作业周期 钢水 氧化性 命中率 白渣 碱度 精炼 化验 直观 制约 表现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F炉基于看渣的快速调渣方法,原理是根据炉渣化学成份与其直观表现出来的物理特征一一对应原理,即:利用炉渣在常温两种状态下的外观、形态、颜色等物理特征来判断当前炉渣的化学特征,从而为下一步调整渣系(调整碱度、流动性、氧化性等)提供直接依据,使调渣操作不受化验周期制约,并提高目标渣系的命中率。此方法作业周期短,成本低,白渣有效精炼时间得到保障,从而达到提高LF炉精炼效果、提高钢水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具体设计一种LF炉基于看渣的快速调渣方法。
背景技术
LF炉精炼是冶炼高附加值品种钢的必要工序。炼钢就是炼渣,LF炉精炼的关键是造渣,通过渣-钢之间的反应完成脱氧、脱硫、夹杂物变性及去除等任务。
不同的钢种对应不同成分的目标渣系,且要求较严格。但是由于转炉或电炉出钢过氧化程度或下渣量的变化,以及石灰、萤石等造渣料的成份波动等因素影响,操作过程并不能按照恒定的配渣量、配渣比以及脱氧材料量进行调渣。
LF炉处理周期较短,基本控制在50min以内,且通常需在前30min内将炉渣成分调整到位,成白渣,尽快完成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等精炼任务,从而提高钢水洁净度。
但由于渣样从取出冷却、送样、碾磨、分析直至结果全过程至少需耗时10min以上,从而造成LF炉精炼过程中调渣时间过长、白渣有效精炼时间不够、精炼周期较长等现象,因而仅根据渣样化验结果来调渣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F炉基于看渣的快速调渣方法,可根据LF炉炉渣的具体渣况实时决定下一步的调渣操作,从而使调渣操作不受化验周期制约,并提高目标渣系的命中率。此方法作业周期短,成本低,白渣有效精炼时间得到保障,从而达到提高LF炉精炼效果和提高钢水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F炉基于看渣的快速调渣方法,具体方法为:
1)观察钢液裸露面:钢水到LF炉后,调整氩流量,观察钢液裸露面直径和渣面翻动情况;
2)根据步骤1)观察情况加入渣料和确定电加热档位进行加热或化渣;
3)加热结束后用钢棒在渣面上取渣样;观察炉渣外形和颜色;
4)根据步骤3)观察情况,加入渣料和脱氧材料,确定电加热档位进行加热。
步骤1)具体为:将底吹氩流量调整至300-500NL/min,观察钢液裸露面,如渣面随钢液裸露面蠕动,钢液裸露面直径大于500mm,表明渣量少;直径小于200mm时,表明渣量过多。如渣面不随钢液裸露面蠕动,炉渣成块,表明渣未化开;
步骤2)中加入渣料用量具体确定方法为:调整底吹氩流量至300-500NL/min,如渣面蠕动,钢液裸露面直径在500~800mm之间,表明渣量少,加入石灰1~2kg/t钢,如果钢液裸露面直径>800mm,则加入石灰2~3kg/t钢;如果钢液裸露面直径在200~500mm之间,说明渣量合适;如果钢液裸露面直径小于200mm,表明渣量过多,不再加入石灰;如渣面不随钢液裸露面蠕动,炉渣成块,表明渣未化开,加入萤石0.2~1.2kg/t钢;
步骤2)中确定电加热档位加热化渣方法为:如渣面成块,采用低档位化渣,如渣面发泡,采用中高档位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8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底吹方法及转炉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直筒真空精炼装置生产超低碳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