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9362.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芳;张方举;胡文军;李上明;胡绍全;孙爱军;吕明;魏晓贞;徐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高温 高速撞击 实验设备 副气室 空气炮 主气室 靶体 炮管 装弹 分离器 撞击试验装置 动力学研究 从前至后 高速冲击 高速高温 实验对象 速度条件 温度可调 依次连接 延长线 响应 试验 弹托 可控 中轴 研究 保证 | ||
1.一种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后至前依次安装的空气炮、弹托分离器和靶体;
所述空气炮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炮管、装弹舱、主气室和副气室,所述炮管、所述装弹舱、所述主气室和所述副气室位于同一中轴延长线上;
所述主气室与所述副气室之间安装有双头活塞,所述双头活塞沿前后方向布置,其前活塞位于所述主气室内并作为所述装弹舱后端口的阀门,其后活塞位于所述副气室内;
所述副气室通过所述双头活塞的后活塞分成副气室Ⅰ和位于副气室Ⅰ前方的副气室Ⅱ,所述双头活塞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副气室Ⅱ的前侧壁,所述双头活塞的活塞杆与所述副气室Ⅱ的前侧壁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副气室Ⅰ设置有进气管Ⅰ和泄气管,所述副气室Ⅱ和所述主气室分别设置有进气管Ⅱ和进气管Ⅲ;
所述装弹舱内设置有用于装载和加热试样的弹载加热装置,弹载加热装置为沿前后方向布置圆筒状结构,其后端封闭且前端设置试样出口;
所述弹托分离器的中心设置有用于通过试样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弹载加热装置和所述炮管位于同一中轴延长线上,其孔径小于所述弹载加热装置的外径;
所述靶体朝向所述弹托分离器倾斜,且所述弹托分离器的中心通孔的正前方投影位于所述靶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所述装弹舱、所述主气室均通过支座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活塞的前活塞为朝向所述装弹舱的锥形结构,其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装弹舱的后端口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活塞的活塞杆与所述副气室Ⅱ的前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Ⅰ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弹舱包括装弹舱体、装弹舱盖,所述装弹舱体前后相通,且前端口与所述炮管连通,后端口与所述主气室连通并正对所述双头活塞,所述装弹舱体的顶部开口并安装有所述装弹舱盖,所述装弹舱盖与所述装弹舱体之间通过密封圈Ⅱ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载加热装置内设置有加热器,且外层包裹有保温隔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靶体和所述弹托分离器均安装于一个靶室内,所述炮管通向所述靶室,所述靶体通过靶体安装支架固定,所述弹托分离器通过弹托分离器安装支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用于研究结构高温高速撞击响应的分离式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托分离器包括分离筒、连接在所述分离筒前端的底板、同时与所述分离筒外壁和所述底板焊接的若干分离筋,所述分离筒的前后两端开口,所述分离筒的前端口通向所述靶体且后端口通向所述炮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93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