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超声红外检测的物体夹持工作台及超声红外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19469.2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张言;杜勇;吴昊;庹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李满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声 红外 检测 物体 夹持 工作台 方法 | ||
本发明设计的用于超声红外检测的物体夹持工作台,包括固定底板、水平导杆、底板滑台、试件夹具、超声变幅杆、变幅杆夹具、水平滑杆、紧固把手、滑块、竖直伸缩杆和伸缩杆外杆,固定底板顶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开设横向滑动槽,水平导杆有两根,每根水平导杆的前端和后端的分别设置底板滑台,每根水平导杆通过前端和后端的底板滑台与两个横向滑动槽横向滑动配合,每根水平导杆上均套接试件夹具,试件夹具可在对应的水平导杆上滑动,每个试件夹具的背面开设有夹具螺栓孔,试件夹具通过夹具螺栓孔和对应的螺栓固定在对应水平导杆上的设定位置。该工作台能完成对变幅杆的固定安装,实现在高度上的调节,还能实现被测物体在检测平面内的平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体夹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超声红外检测的物体夹持工作台及超声红外检测方法。
技术背景
超声红外热波检测技术,又称为超声激励热成像技术或振动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将超声波能量作为激励源的主动式红外热像技术,主要是将超声波能量导入材料中,引起材料表面或浅层损伤部位生热,同时使用红外热像仪拍摄,获取红外热像图。该技术对材料表面、浅层还有内部裂纹和分层等损伤都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检测时,红外热像仪与超声变幅杆的布局和安装需要自行设计,固定变幅杆的夹具也需要自行设计。一般的固定装置都过于庞大,成本较高,所以现阶段大部分仍采用手持操作,稳定性较低。而超声波的激励是缺陷生热的热激励源,是缺陷被检测的关键,若使用手持操作且无稳固装置,很大程度上会提高缺陷的漏检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超声变幅杆固定装置体积庞大、稳定性低、设备布局不合理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声红外检测的物体夹持工作台及超声红外检测方法,该工作台能完成对变幅杆的固定安装,实现在高度上的调节,还能实现被测物体在检测平面内的平移,而且方便拆卸,能稳定可靠地夹持被测物体,固定装置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用于超声红外检测的物体夹持工作台,它包括固定底板、水平导杆、底板滑台、试件夹具、超声变幅杆、变幅杆夹具、水平滑杆、紧固把手、滑块、竖直伸缩杆和伸缩杆外杆,其中,固定底板顶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横向滑动槽,所述水平导杆有两根,每根水平导杆的前端和后端的分别设置底板滑台,每根水平导杆通过前端和后端的底板滑台与两个横向滑动槽横向滑动配合,每根水平导杆上均套接试件夹具,试件夹具可在对应的水平导杆上滑动,每个试件夹具的背面开设有夹具螺栓孔,试件夹具通过夹具螺栓孔和对应的螺栓固定在对应水平导杆上的设定位置;
所述伸缩杆外杆的底部固定在固定底板顶面的后部,竖直伸缩杆套入伸缩杆外杆中并能在伸缩杆外杆内滑动实现伸缩,伸缩杆外杆上开设螺栓孔,通过紧固螺栓与螺栓孔实现竖直伸缩杆在伸缩杆外杆内相对位置的调节,竖直伸缩杆顶端的中部安装滑块,竖直伸缩杆顶端还设置有紧固把手,水平滑杆的底端设有与滑块配合的导轨,通过调节紧固把手的松紧度实现水平滑杆相对于竖直伸缩杆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水平滑杆的前端固定有变幅杆夹具,变幅杆夹具夹持超声变幅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采用工业铝型材和铝块制成,通过螺栓和转向角件固定安装在一块较大的铝型板材底座上,竖直伸缩杆为工业铝型材,实现固定装置高度上的移动。伸缩杆上部安装滑块,与导轨配合,实现变幅杆固定装置的水平移动。底板上开两梯形槽,放入滑台,实现被测物体在整个被测平面中的各个方向上的移动。
一种上述工作台的物体夹持超声红外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底板滑台在固定底板的横向滑动槽上横向滑动到被测物检测需要的位置后通过滑台螺栓孔和对应的螺栓定位;
步骤2:将试件夹具在对应水平导杆上滑动到被测物检测需要的位置后通过夹具螺栓孔和对应的螺栓定位;
步骤3:将竖直伸缩杆在伸缩杆外杆内滑动到被测物检测需要的位置后通过螺栓孔和对应的螺栓定位;
步骤4:将水平滑杆在滑块上滑动到被测物检测需要的位置后通过紧固把手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9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辐专用的双模式探伤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空鼓自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