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融信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0086.7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闵晓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融 信息 交互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融信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如果获取到与金融业务办理请求匹配的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则发送至金融服务器使其生成待签名信息发送至eID服务提供商,待签名信息用于eID服务提供商生成签名指令;在接收到签名指令时获取用户输入密码发送给SIMeID卡与eID签名密码匹配,匹配通过后对待签名信息进行签名;将与签名结果匹配的待认证信息发送至eID服务提供商,以使eID服务提供商生成认证结果发送至金融服务器,进而使金融服务器执行后续金融操作;接收金融服务器反馈的处理结果。上述方法优化了现有技术中用户远程办理金融业务时的身份验证方案,更加便捷、简单且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金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融信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银行服务模式也经历着全新变革,正在将远程渠道的方便快捷和柜台渠道面对面的服务融为一体,远程渠道既是物理网点服务资源的有益补充,又是网点客户分流的主要载体。
通过柜台渠道开立银行电子账户特别是信用卡账户时需要遵守“三亲见原则”,即亲见本人、亲见签名、亲见申请资料原件并鉴别真伪,而且业务办理过程中还需对用户本人进行拍照记录。而远程申请银行电子账户特别是信用卡账户时,无法满足“三亲见原则”,那么如何远程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变得日益重要,目前仅通过验证用户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的方式显然不能解决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融信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用户远程办理金融业务时的身份验证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融信息的交互方法,包括:
如果获取到与用户的金融业务办理请求匹配的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则将所述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发送至金融服务器,其中,所述业务关联认证信息用于所述金融服务器生成待签名信息发送至eID服务提供商,所述待签名信息用于所述eID服务提供商生成签名指令,所述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包括与所述金融业务办理请求匹配的用户资料信息,以及与所述金融业务办理请求对应的待办业务信息;
在确定根据预设的认证通信方式接收到所述eID服务提供商生成的所述签名指令时,通过eID签名密码输入界面获取用户输入密码发送给本机SIMeID卡,其中,所述用户输入密码用于与eID签名密码进行匹配,并在匹配通过后使用所述SIMeID卡对与所述签名指令匹配的待签名信息进行签名;
根据所述认证通信方式,将与签名结果匹配的待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eID服务提供商,其中,所述待认证信息用于eID服务提供商生成认证结果发送至金融服务器,所述认证结果用于所述金融服务器执行与所述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匹配的金融处理操作;
接收所述金融服务器反馈的与所述金融处理操作匹配的处理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金融信息的交互方法,包括:
如果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与用户的金融业务办理请求匹配的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则根据所述业务关联认证信息生成待签名信息,其中,所述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包括与所述金融业务办理请求匹配的用户资料信息,以及与金融业务办理请求对应的待办业务信息;
将所述待签名信息发送至eID服务提供商,其中,所述待签名信息用于所述eID服务提供商生成签名指令,所述签名指令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在用户输入密码与eID签名密码匹配通过后使用SIMeID卡对与所述签名指令匹配的待签名信息进行签名,并将与签名结果匹配的待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eID服务提供商,所述待认证信息用于eID服务提供商生成认证结果发送至金融服务器;
接收所述eID服务提供商生成的认证结果;
根据所述认证结果执行与所述业务关联认证信息匹配的金融处理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