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渣余热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0462.2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2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瑛;张晓东;单宏伟;赵臣;范文兵;赵娟;陈永龙;茅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有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壳 内套 炉渣余热 利用装置 搅渣器 抽风管 进风腔 渣盘 通风管 余热回收器 储渣腔 破渣器 通孔 余热利用技术 对流传热 换热方式 回收设备 空气通路 螺旋分布 热效率 进风端 连通 配合 增设 | ||
本发明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炉渣余热利用装置。所述炉渣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器,余热回收器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外壳、外壳内套、内壳和内壳内套,外壳与外壳内套之间穿设有抽风管,内壳和内壳内套的底部固设有渣盘;内壳内套与渣盘配合形成进风腔,外壳内套、内壳和渣盘配合形成储渣腔;内壳外侧螺旋分布有第二搅渣器,外壳内套的内侧设有破渣器;第二搅渣器设有通孔,且第二搅渣器内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通风管,抽风管的进风端朝向储渣腔。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炉渣余热回收设备中增设对流传热的换热方式,即利用第二搅渣器和破渣器的通孔,并与进风腔、通风管和抽风管形成空气通路,进一步提高了炉渣余热利用装置的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渣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炉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必然副产物,其排出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2%~15%。炉渣的形成温度为1500℃~1700℃,具有很高的显热,因此炉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主要副产品之一,属于高品位的余热资源,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合理利用和有效回收炉渣可以实现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减少污染,变废为宝。
申请号为CN20151075475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弧炉炼钢炉渣余热的回收设备及方法,其主要针对电弧炉炼钢炉渣余热回收产汽,确实具有先进性、新颖性。但是该专利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应用领域太窄,仅局限于电弧炉炼钢炉渣余热回收;2)只能产生饱和蒸汽,对延伸发电稳定运行不利;3)设备运行的调控手段少,较难应对工业工况的千变万化;4)换热机理缺少对流传热,换热效率相对低。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新型炉渣余热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渣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炉渣余热回收设备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炉渣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回收器,余热回收器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外壳、外壳内套、内壳和内壳内套,外壳与外壳内套之间穿设有抽风管,内壳和内壳内套的底部固设有渣盘,且内壳、内壳内套和渣盘相对于外壳和外壳内套转动;
内壳内套与渣盘配合形成进风腔,外壳内套、内壳和渣盘配合形成储渣腔;外壳和外壳内套配合形成第一进水腔,内壳和内壳内套配合形成第二进水腔,第一进水腔和第二进水腔连通;
内壳外侧螺旋分布有第一搅渣器和位于第一搅渣器下方的第二搅渣器,外壳内套的内侧设有破渣器,破渣器的内部与第一进水腔连通;第二搅渣器设有通孔,且第二搅渣器内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通风管,抽风管的进风端朝向储渣腔。
作为优选,外壳内套为一体式结构,且与外壳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漏斗和保温盖。
作为优选,外壳内套的内侧设有辐射换热管,辐射换热管的两端均与外壳内套连通。
作为优选,第一搅渣器的内部与第二进水腔连通,且第一搅渣器的体积大于第二搅渣器的体积。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余热回收器内部的三套管,三套管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
第一管的出口端位于进风腔内,入口端与循环风机连接;
第二管的出口端设有挡水帽并位于第二进水腔内,入口端与循环水泵连接;
第三管的入口端位于最顶端的第一搅渣器的内部,出口端与第一进水腔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热器、气水换热器和省煤器。
作为优选,还包括并联且均与外壳顶部连通的蓄能器和汽包,蓄能器与汽包的出汽端通过过热器与汽轮机连接,出水端通过循环水泵分别与第二管的入口端和气水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气水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汽包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有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有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窑余热回收利用供暖系统
- 下一篇:用于底吹炉的挡板和具有其的底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