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增强芳纶对阴离子染料染色性能的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0557.4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燕;张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46;D06P1/649;D06P1/673;D06P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增强 阴离子 染料 染色 性能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增强芳纶对阴离子染料染色性能的预处理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1,配置预处理液:将N‑正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和氢氧化钠溶入水中制得预处理液;步骤2,将一定量的芳纶投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液中,进行预处理;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芳纶对阴离子染料的染色性能,该发明为解决芳纶纤维难染色的问题及开发芳纶阴离子染料染色提供一条新途径,实现芳纶100℃常压染色,降低染色温度、降低染色成本及污染,促进芳纶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印染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增强芳纶对阴离子染料染色性能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芳纶是一种芳香环的聚酰胺合成纤维,已工业化的芳纶主要是芳纶1313(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和芳纶1414(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两大类。芳纶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辐射、电绝缘性、阻燃性、热湿舒适性和化学性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芳纶材料应用广泛,除了应用于高温过滤材料、电器绝缘材料、蜂巢结构材料和防火材料等外,还能应用于特种服装材料,如航天服、消防服、赛车服、油田工作服等特殊用途的高性能纺织品。由此引起芳纶染色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芳纶是由酰胺键互相连接苯基所构成的线型大分子。芳纶大分子结构十分紧密,分子中含有大量酰胺基和芳香环,分子间氢键多,内聚力大,纤维溶胀困难,结晶度高,玻璃化温度高,间位芳纶玻璃化温度高达270℃,对位芳纶玻璃化温度高达350℃,且芳纶分子结构中不含水溶性基团,因此芳纶存在染色困难、得色量低、很难染深浓色的问题。而通常芳纶采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色时,染色温度高达140℃,高温染色存在耗能大、污染大、对染色设备要求高等问题。近年来,有许多染整工作者致力于研究芳纶载体,以改善芳纶的染色性能。
目前改善芳纶染色性能的方法主要有:(1)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对芳纶进行染色,但是依靠纺丝原液法使芳纶着色存在色调相对单一和生产方式不灵活的缺点,限制了芳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广泛应用;(2)极性溶剂预处理芳纶纤维,如采用极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处理芳纶纤维,减弱芳纶纤维分子间作用力,使芳纶纤维直径和比表面积增加,改善芳纶染色性能,但染色后芳纶纤维上会残留大量的溶剂,需要大量水洗除去残留溶剂,并且溶剂难以回收;(3)采用苯乙酮、苯甲醇等染色载体处理芳纶,载体能够使芳纶纤维增塑,降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同时对染料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进而能够促进染料吸附并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经载体膨化的芳纶纤维主要采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或采用分散染料染色。但是载体一般具有特殊气味,并且染色后载体也会残留在纤维上,必须应用大量水去除残留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强芳纶对阴离子染料染色性能的预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芳纶对阴离子染料的染色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增强芳纶对阴离子染料染色性能的预处理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配置预处理液:将N-正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和氢氧化钠溶入水中制得预处理液;
步骤2,将一定量的芳纶投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液中进行预处理。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预处理液中,N-正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浓度为30g/L-50g/L,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的浓度为10g/L-30g/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4g/L-10g/L。
芳纶与预处理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30mL;浸泡的温度为70℃-100℃,浸泡时间为40min-70min。
步骤2中,芳纶与预处理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5mL-25mL;浸泡温度为70℃-80℃,浸泡时间为10min-40min,浸泡后将芳纶捞出汽蒸10min-40min。
汽蒸的温度为100℃-1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棉针织物艾液染色工艺
- 下一篇:亚麻条染色及后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