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IGBT感应加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0600.7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遂智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H05B6/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323300 浙江省丽水市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线圈 轮毂支架 安装板 感应加热设备 设备本体表面 辅助垫板 设备本体 绝缘层 电源控制旋钮 设备整体结构 铜管外表面 表面设置 定位压板 复位按钮 功能按钮 内部设置 散热格栅 踏板开关 铜管连接 定位槽 上表面 衔接柱 插孔 轮毂 铜管 显示屏 焊接 移动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IGBT感应加热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表面上方设置有电源控制旋钮、显示屏和功能按钮,所述设备本体表面下方设置有感应线圈安装板,所述感应线圈安装板一侧设置有踏板开关插孔,另一侧设置有复位按钮,所述设备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散热格栅,所述轮毂支架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轮毂支架通过轮毂支架与轮毂连接,所述轮毂支架一侧焊接有辅助垫板,且辅助垫板内部设置有定位压板,所述感应线圈安装板通过衔接柱与铜管连接,所述铜管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铜管之间通过感应线圈连接。本发明中,该设备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方便设备的移动和运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频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IGBT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IGBT高频感应加热采用感应加热的工艺,感应加热是将工件进行直接加热,传统的感应加热设备应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子管和快速晶闸管,电子管电压高,稳定性差,辐射强,效率低,已经到了淘汰的边缘,快速晶闸管是目前应用的主力军,但它只能工作在10000Hz以下,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IGBT是一种复合功率器件,它集双极型功率晶体管和功率MOSFET的优点于一体,具有电压型控制,输入阻抗大、驱动功率小,控制电路简单,开关损耗小,通断速度快,工作频率较高,元件容量大的优点,它不仅达到了晶闸管不能达到的频率,而且正在逐步取代快速晶闸管。
然而现有的IGBT感应加热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设备的移动操作性上不够灵活,同时感应线圈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热量的散失不够稳定,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IGBT感应加热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IGBT感应加热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表面上方设置有电源控制旋钮、显示屏和功能按钮,所述设备本体表面下方设置有感应线圈安装板,所述感应线圈安装板一侧设置有踏板开关插孔,另一侧设置有复位按钮,所述设备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散热格栅,所述设备本体底部焊接有轮毂支架,所述轮毂支架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轮毂支架通过轮毂支架与轮毂连接,所述轮毂支架一侧焊接有辅助垫板,且辅助垫板内部设置有定位压板,所述感应线圈安装板通过衔接柱与铜管连接,所述铜管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铜管之间通过感应线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设备本体为梯形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感应线圈安装板通过四个定位螺栓与设备本体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格栅共安装有四个,且四个散热格栅之间为等间距平行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感应线圈为圆形螺旋结构。
本发明中,首先通过设置的感应线圈安装板,能够给感应线圈提供具有保护性的安装位置,避免感应线圈与设备本体直接接触导致不必要的磨损现象,进而保护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其次通过设置的感应线圈为圆形螺旋结构,且感应线圈之间相互平行,能够将产生的高温热交变电流均匀的散传导到在零部件表面,实现了零部件全面有效的加热效果,提高了设备的热量利用率,另一方面该设备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方便设备的移动和运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IGBT感应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频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遂智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丽水遂智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