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仿生复合吸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2180.6 | 申请日: | 201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雷烨;曾向阳;王海涛;郭鑫羽;廖欢雯;王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G10K11/168;B32B27/28;B32B27/06;B32B3/26;B32B7/12;B32B15/20;B32B15/04;B32B3/2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泡沫铝 复合吸声 空心柱体 皮肤 吸声 薄膜 合成纤维 毛线 薄膜材料 表层皮肤 传统泡沫 仿生结构 基体结构 胶粘方式 生理结构 吸声特性 吸声系数 下层组织 纤维材料 第三层 泡沫铝 下空腔 中低频 鹅毛 棉布 纤维 | ||
1.一种新型仿生复合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四层结构,依次为纤维、薄膜、空心柱体和多孔泡沫铝;
所述纤维模拟鸮覆羽,黏贴固定在薄膜上,且纤维材料黏贴在薄膜上的覆盖率不低于30%,纤维材料长度不小于1cm;
所述薄膜模拟鸮表层皮肤,具有不小于50%的孔隙率,厚度在0.038mm~0.1mm之间;
所述空心柱体模拟鸮皮肤下空腔结构;所述空心柱体高度不小于多孔泡沫铝厚度的2.5倍,空腔结构的数量由空腔结构总面积与多孔泡沫铝面积之比决定,空腔结构总面积与多孔泡沫铝面积之比不小于2%;空心柱体两端黏贴固定在薄膜和多孔泡沫铝上;
所述多孔泡沫铝模拟鸮皮肤下层组织,孔隙率为60%~80%,孔径为0.8mm~2mm,厚度不小于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仿生复合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空心柱体采用圆柱柱,内、外径之比不小于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新型仿生复合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纤维采用鹅毛、毛线或棉布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仿生复合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薄膜采用PEI薄膜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仿生复合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腔结构采用生物可降解塑料PLA,通过3D打印方式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21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环型消声器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主动音场扩展降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