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业典型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2501.2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罗欣;汪佳;张慧洁;陈红艳;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虫害 遥感监测 林业 遥感 林业病虫害 获取目标 获取信息 空间位置 两幅图像 林业部门 目标区域 人工调查 生态环境 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 植被信息 重复周期 变化率 宏观性 监测 树木 防治 决策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典型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属于林业典型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用遥感的手段监测林业典型病虫害。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遥感图像,分析间隔1个月左右的两幅图像中植被信息的变化率,来判断目标区域的病虫害情况,从而实现发明目的。遥感具有宏观性、获取信息快、重复周期短和成本低等优点,恰恰可以弥补人工调查的不足,能够快速和准确的监测大面积林业病虫害,及时准确识别病虫害树木的空间位置,为林业部门防治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减少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典型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用遥感的手段监测林业典型病虫害。
技术背景
当森林遭受病虫害后,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病原菌很可能会大量繁殖、扩散,然后成为巨大的侵染源,进一步对森林造成无法估计的破坏,所以准确、及时的监测林业病虫害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传统的人工调查监测方法一般是由林业技术人员通过人工地面抽样调查,费时费力且不便于及时、全面地掌握灾情的空间位置以及灾害程度,造成防治不能及时进行,然后会造成更加巨大经济损失。而遥感具有宏观性、获取信息快、重复周期短和成本低等优点,恰恰可以弥补人工调查的不足,能够快速和准确的监测大面积林业病虫害,根据病木的波谱特征,运用相应的遥感影像,能给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准确识别病木的空间位置,经济效益高且时效性更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林业典型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这种监测方法不仅适用于林业典型病虫害的监测,同样适用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不仅适用于针叶林的病虫害监测,也适用于阔叶林的病虫害监测。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林业典型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周期性获取目标区域的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图像;
步骤2:对获取的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裁剪与拼接;
步骤3:采用GIS叠加分析方法提取目标区域树种的空间分布信息;
步骤4:采用步骤3得到的树种空间分布信息计算目标区域各像素点的植被覆盖指数,得到目标区域的植被覆盖指数图;
步骤5:计算相邻两次获得的遥感图像中各像素点对应的植被覆盖指数变化率;
步骤6: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出目标区域中各部分的植被病虫害情况:
Y=-0.520-0.103*NDVIrate
其中:Y表示植被病虫害评价指数,当Y小于0.5时为正常,在0.5~1.2时为轻害,1.2~2.1为中害,大于2.1时为重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获取遥感图像的周期为大于等于20天小于等于40天。
遥感具有宏观性、获取信息快、重复周期短和成本低等优点,恰恰可以弥补人工调查的不足,能够快速和准确的监测大面积林业病虫害,及时准确识别病虫害树木的空间位置,为林业部门防治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减少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理县Landsat OLI 8影像图;
图2为理县地表空间覆盖图;
图3为理县监测树种分布图;
图4为理县NDVI指数图;
图5为理县云杉落针病监测结果图;
图6为理县油松和华山松赤枯病监测结果图;
图7为遥感监测林业典型病虫害流程图。
具体实施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2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