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增强番茄抵抗多重病害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22628.4 申请日: 2018-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8541476A 公开(公告)日: 2018-09-18
发明(设计)人: 蒯本科;高炯;朱帅;梁宁菁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陆尤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番茄 化学诱导剂 施加 病害 烯丙异噻唑 外源 浇灌 病虫害防治技术 抵抗 次数控制 番茄病害 抗性 定植 蔬果
【说明书】:

发明属于蔬果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增强番茄抵抗多重病害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化学诱导剂烯丙异噻唑(PBZ)混合在浇灌液中,施加于定植后5‑7天的番茄秧的根部;所述浇灌液中PBZ的浓度为0.3‑0.5 mM。施加的次数控制在1‑2次。本发明通过外施烯丙异噻唑,可显著增强番茄对多种病害的抗性,减少番茄病害的发生。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果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增强番茄对多种病害抗性的方法。

技术背景

番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英文名tomato),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并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因此番茄在我国南北方各地被广泛种植。

在实际生产中,番茄种植长期受到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等病害的危害。病害严重制约了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目前,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大力开展了以设施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其中设施蔬果的建设成为“菜篮子工程”的核心工程,它不仅解决了城市蔬菜的保淡问题,而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多品种蔬果。土传病害、病毒病害严重,低温高湿病害成为番茄生产的障碍,生理性病害日趋猖狂,严重影响番茄正常生产及设施番茄产业发展。而且设施番茄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有别于传统大田番茄,其复种指数高,生长期长,更易受病害的危害而导致其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明显高于大田番茄。由于设施番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其产品容易因空气流动缓慢、得不到雨水淋浴等原因引起农药高残留污染,这大大限制了设施番茄的推广和发展。

烯丙异噻唑(3-allyloxy-1,2-Benzisothiazole-1,1-dioxide, PBZ)是一种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的高效抗病性诱导剂(Watanabe, 1977; Watanabeet al, 1979)。在离体实验中,PBZ几乎不存在抗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对无致病性的微生物和温血动物低毒、安全,属于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 (Yi et al, 2006)。该药剂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不易引起病原菌的抗药性(Kessmann et al, 1994)。PBZ不但可以引起水稻体内多种与免疫防御有关酶类的积累,如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等(Iwata et al, 1980; Sekizawa et al, 1981),而且可以诱导包括PBZ1RPR1在内的防御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Midoh et al, 1996 &1997)。相比于水稻, Yoshioka等用拟南芥材料研究了PBZ的抗病机理,研究发现在NahG(水杨酸羟化酶)转基因植株和npr1突变株上,PBZ与BIT均不能诱导PR-1基因的表达,但在etr1coi1-1突变株中可诱导PR-1基因的表达,推断SA和NPR1,而非乙烯和JA为PBZ诱导抗病性所必需的,因此认为PBZ通过激活了SA上游的SA/NPR1介导的信号途径参与防御反应(Yoshioka et al, 2001)。Nakashita等在烟草中也发现类似的结果,PBZ通过诱导SA的合成激活植株体内的抗病防御反应(Nakashita et al, 2002)。不仅如此,本工作组前期研究发现除了文献已有报道的抗病性外,在水稻、玉米材料上初步推广的实验显示PBZ也可以诱导水稻、玉米的多重抗性。因此,推广化学诱导剂在番茄上的应用是合适并可行的。探索利用化学诱导剂增强主要蔬果主动应对外界胁迫的能力,而非通过杀虫剂等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的新方法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2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