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热稳定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2743.1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煜韬;陈振华;刘进朝;赵洁;余晓斌;王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26 | 分类号: | C08F214/26;C08F210/02;C08F214/18;C08F2/38;C08F2/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24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热 稳定性 乙烯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稳定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500~1000份、液相单体4~8份、链转移剂0.5~1.5份、三氟甲烷磺酸乙酯0.05~5份后,通入四氟乙烯和乙烯的第一混合单体将反应釜压力升至10‑20bar,再加入引发剂0.1~1份,在40‑80℃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开始后,通过补加四氟乙烯和乙烯的第二混合单体使反应釜压力维持在10‑20bar,当补加第二混合单体达到20~100份时,结束聚合反应,将得到的含ETFE的浆料干燥即得到高热稳定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产品。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弹性大,产品性能好,应用领域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氟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热稳定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或者F40)是一种可熔性的含氟聚合物,其保留一般氟聚合物优良的耐化学性、耐老化性及电性能的同时,由于乙烯单体的引入使得ETFE具有较低的比重及优异的耐辐射性能。
然而ETFE在高温下加工、应用时易出现降解现象,具体表现为分子量降低(融指上升)、拉伸强度下降、变色等现象,导致制品质量下降。特别是当ETFE中四氟乙烯单元含量较高时,ETFE的熔点会上升,导致熔点和降解温度的温度区间缩小,进一步提升了加工难度、降低了制品质量。
为了提高ETFE的热稳定性,缓解ETFE在高温下降解的程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如US3870689提出了将ETFE中四氟乙烯的含量控制在53-63mol%,使聚合物的熔点低于开始氧化分解的温度80℃以上,从而减少加工时的热降解。但是聚合物的组成决定了聚合物的性能,进而决定了聚合物的用途,该方案限制了聚合物的组成,会产生限制聚合物的性能和应用领域的不良影响。同时该方案实际上是指出了在何组成范围下的ETFE在加工时热稳定性更好,是聚合物本身具有的属性,并未提高该组成下的ETFE的热稳定性。
又如US3893971、US4110308、US4267098分别提出了在制备好的ETFE中加入氧化铝、铜化合物、含磷酸或含磷酸盐,从而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但该方法会在ETFE树脂中引入杂质,从而限制了在需要纯净的ETFE的领域应用。
至目前为止,没有从聚合体系入手,提高所制备的ETFE热稳定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热稳定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产品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从而有效抑制了降解,降低了加工难度,提升了制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热稳定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500~1000份、液相单体4~8份、链转移剂0.5~1.5份、三氟甲烷磺酸乙酯0.05~5份后,通入四氟乙烯和乙烯的第一混合单体将反应釜压力升至10-20bar,再加入引发剂0.1~1份,在40-80℃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开始后,通过补加四氟乙烯和乙烯的第二混合单体使反应釜压力维持在10-20bar,当补加第二混合单体达到20~100份时,结束聚合反应,将得到的含ETFE的浆料干燥即得到高热稳定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产品。
所述的溶剂优选为卤代饱和烃。所述的卤代饱和烃为CCl2F2、CCl3F、CHCl2F、C2Cl3F3、C2Cl2F4、C3HCl2F5、C7F14中的一种。
所述的液相单体优选为全氟丁基乙烯、全氟己基乙烯、六氟异丁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2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