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3683.5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谢鸿观;吴李川;陈茂;夏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18;C22B15/00;C22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出 电子废弃物 培养基 氧化亚铁硫杆菌 紫色色杆菌 废弃线路板 浸提 微生物 接种 金属效率 菌液培养 贵金属 单一菌 混合菌 耗材 菌液 菌种 配制 | ||
1.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菌种选取:选取氧化亚铁硫杆菌和紫色色杆菌作为浸出菌种;
步骤2,培养基制备:分别配制用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培养基和用于紫色色杆菌的培养基;
步骤3,电子废弃物制备:将电子废弃物切割机切成小片,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再进行风选,最终筛分0.250~0.425,0.250~0.150,0.150~0.075和1.075mm,储存备用;
步骤4,浸出提铜:在培养基上接种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培养,然后加入步骤2制备的电子废弃物粉末进行浸出操作;
步骤5,浸出提金:在培养基上接种紫色色杆菌菌液进行培养,然后加入步骤3浸出铜后的电子废弃物残渣进行浸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用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培养基采用9K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9K培养基的原料包括(NH4)2SO43.0g、KCl0.1g、K2HPO40.5g、Ca(NO3)20.01g、MgSO4·7H2O0.5g和蒸馏水1000mL,调节pH为2.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培养条件为:接种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至培养基中,封口,恒温保存,在温度32℃、13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2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浸出操作条件为:电子废弃物粉末添加浓度为0~10g/L,初始pH值为1.6~2.4,初始Fe2+为0~44.3g/L,电子废弃物粉末粒径为0.075~0.2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用于紫色色杆菌的培养基采用胰胨大豆琼脂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胰胨大豆琼脂培养基的原料包括胰蛋白15.0g、大豆蛋白胨5.0g、氯化钠5.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为7.3±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紫色色杆菌的培养条件为:接种紫色色杆菌菌液至培养基中,封口,恒温保存,在温度30℃、13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1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浸出操作条件为:控制初始pH值为7~11,甘氨酸浓度25~70g/L,温度为20~35℃,硫酸镁为0.002~0.006mol,磷酸氢二钾为0.05~0.15mo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利用不同微生物分步浸出废弃线路板中铜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实验与响应面优化浸出条件,具体操作为:选取其中四个因素初始pH值、甘氨酸添加量、金属盐添加量及温度,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金的浸出率作为响应值,记为R,进行Box-Behnken(BB)实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优浸出条件,并按照预测最优浸出条件重复试验,与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36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