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3754.1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何延阳;吴赤球;赵然华;黄青华;刘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昌耀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电杆 电杆 力学性能试验 方形孔洞 试验 台座 等径电杆 滚动支座 简支式 悬臂式 垫板 滑槽 支脚 架设 挤压固定 压紧固定 台面 垂直的 固定的 拆装 粗的 滚轮 滑块 夹紧 内卡 座体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用于锥形电杆的悬臂式试验方法和用于等径电杆的简支式试验方法,在悬臂式试验中,锥形电杆较粗的一端架设在台座上,台座是中间设有方形孔洞的座体,锥形电杆插在方形孔洞内,并通过插入垫板将锥形电杆挤压固定,锥形电杆的中间位置通过滚动支座支撑,滚动支座包括多个带滚轮的支脚和架设在支脚上的台面,台面上设有与锥形电杆垂直的滑槽,滑槽内卡设有两个可将电杆夹紧的滑块;在简支式试验中,等径电杆的两端各插入一个所述台座上的所述方形孔洞内,并通过所述垫板压紧固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连续试验中可节省大量电杆拆装固定的时间和人力,使电杆力学性能试验的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杆性能试验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电杆生产完成后,需要对电杆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生产出的电杆在受力时其抗裂性能能够达到要求,现有方法中,在对电杆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通常是将电杆架在平台上,然后通过倒置U型板将电杆压在平台上,再拧入螺栓将U型板锁紧固定,从而实现电杆的固定,这种方式能够将电杆固定牢靠,但是在连续测试中,每根电杆测试完后,需要拧下螺栓,拆下U 型板才能将电杆取下,再换上待测试的电杆重新拧入螺栓固定,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到电杆测试的效率,且螺栓在长期使用中由于螺栓螺纹的磨损其安全性较差,容易滑丝,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适用于锥形电杆的悬臂式试验方法和适用于等径电杆的简支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试验前准备过程:在所述悬臂式实验方法中,锥形电杆水平放置,将锥形电杆较粗的一端架设在台座上,所述台座是中间设有方形孔洞的座体,锥形电杆较粗一端插在所述方形孔洞内,并通过插入垫板将锥形电杆挤压在所述方形孔洞的孔壁上固定,所述垫板是一端设有楔形结构的块状体,锥形电杆的中间位置通过滚动支座支撑,所述滚动支座包括多个带滚轮的支脚和架设在所述支脚上的台面,所述台面上设有与锥形电杆垂直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设有两个可滑动的滑块,锥形电杆架设在所述台面上后通过两个所述滑块在两侧将锥形电杆卡紧,在所述锥形电杆较细的一端通过荷载测力仪测量荷载,并通过挠度仪测量相应的挠度;在所述简支式试验方法中,等径电杆水平放置,等径电杆的两端各插入一个所述台座上的所述方形孔洞内,并通过所述垫板压紧固定,等径电杆顶部的两端各设一个位移仪,等径电杆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加荷分配梁,在加荷分配梁上设荷载测力仪测量荷载,并通过挠度仪测量相应的挠度;
b、加荷测量过程:对于钢筋混凝土电杆,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由零荷载开始按开裂检验弯矩2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的 80%,然后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每次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步骤二:由开裂检验弯矩卸荷至零荷载,卸荷后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残余的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步骤三:由零荷载开始按开裂检验弯矩2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递增至开裂检验弯矩的160%后,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承载力检验弯矩,每次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由零荷载开始按开裂检验弯矩2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的 80%,然后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观察是否有裂缝出现,如果在开裂检验弯矩下未出现裂缝,则继续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加荷至裂缝出现,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每次静停的时间为 3min;
步骤二:由初裂弯矩卸荷至零,卸荷后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残余的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昌耀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黄冈昌耀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3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