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4087.9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崔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嘉禾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54 | 分类号: | D01F6/54;D01F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防紫外线 纺丝液 纺丝 二甲基甲酰胺 抗紫外线性能 紫外线吸收剂 铝箔 磁力搅拌 接收距离 聚丙烯腈 外加电场 制备 配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纺丝液:以聚丙烯腈为原料,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将配成的溶液在30摄氏度下磁力搅拌12小时,制成纺丝液;2)静电纺丝:对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用铝箔接收纳米纤维,纺丝后干燥12小时;所述的步骤2)中,静电纺丝外加电场电压为20千伏,纺丝温度为30摄氏度,接收距离为14cm。本发明的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属于纳米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线状材料,此外,将纳米颗粒填充到普通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纤维也称为纳米纤维。狭义上讲,纳米纤维的直径介于1nm到100nm之间,但广义上讲,纤维直径低于1000nm的纤维均称为纳米纤维。
制造纳米纤维的方法有很多,如拉伸法、模板合成、自组装、微相分离、静电纺丝等。其中静电纺丝法以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纳米纤维的用途很广,如将纳米纤维植入织物表面,可形成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制成双疏性界面织物,既可防水,又可防油、防污;用纳米纤维制成的高级防护服,其织物多孔且有膜,不仅能使空气透过,具可呼吸性,还能挡风和过滤微细粒子,对气溶胶有阻挡性,可防生化武器及有毒物质。此外,纳米纤维还可用于化工、医药等产品的提纯、过滤等。
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 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制备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
本发明的防紫外线纳米纤维,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纺丝液:以聚丙烯腈为原料,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将配成的溶液在30摄氏度下磁力搅拌12小时,制成纺丝液;
2)静电纺丝:对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用铝箔接收纳米纤维,纺丝后干燥12小时;
所述的步骤2)中,静电纺丝外加电场电压为20千伏,纺丝温度为30摄氏度,接收距离为14cm。
所述的步骤1)中,紫外线吸收剂为UV531或TiO2。
本发明的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防紫外线纳米纤维,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纺丝液:以聚丙烯腈为原料,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将配成的溶液在30摄氏度下磁力搅拌12小时,制成纺丝液;
2)静电纺丝:对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用铝箔接收纳米纤维,纺丝后干燥12小时;
所述的步骤2)中,静电纺丝外加电场电压为20千伏,纺丝温度为30摄氏度,接收距离为14cm。
所述的步骤1)中,紫外线吸收剂为UV531。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防紫外线纳米纤维,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纺丝液:以聚丙烯腈为原料,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将配成的溶液在30摄氏度下磁力搅拌12小时,制成纺丝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嘉禾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县嘉禾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极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砭石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