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4142.4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传军;王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63/52;C08G77/445;C08G7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聚酯树脂 硅烷改性 饱和二元醇 不饱和硅烷单体 不饱和二元酸 饱和二元酸 高抗冲击性 工业实用性 合成工艺 全氟烷基 重量份数 二元醇 耐候性 耐水性 耐污性 制备 航空 施工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饱和二元酸或酸酐:30~40份;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35~50份;饱和二元醇:80~100份;不饱和硅烷单体:3~15份;所述饱和二元醇中含有全氟烷基二元醇:1~10份。所述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高抗冲击性、高强度、高耐污性以及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可应用于航空、电子、化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工业实用性,此外合成工艺简单、便于施工,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饱和聚酯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聚酯(UP)是由饱和与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与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生成的线型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非芳族的不饱和键,可通过适当的引发剂引发交联反应而形成一种热固性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工艺性能优良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最大的优点,可以在室温下固化,常压下成型,工艺性能灵活,特别适合大型和现场制造玻璃钢制品;固化后树脂综合性能好,力学性能指标略低于环氧树脂,但优于酚醛树脂。耐腐蚀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牌号的树脂来满足要求,树脂颜色浅,可以制成透明制品;并且品种多,适应广泛,价格较低。
目前国内外提高不饱和聚酯树脂耐热性一般有以下方法:
(1)采用高性能基体树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
例如使用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等进行改性。
(2)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第二相材料
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刚性颗粒如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也可以提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热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高抗冲击性、高强度、高耐污性以及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可应用于航空、电子、化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工业实用性,此外合成工艺简单、便于施工,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饱和二元酸或酸酐:30~40份;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35~50份;饱和二元醇:80~100份;不饱和硅烷单体:3~15份;
所述饱和二元醇中含有全氟烷基二元醇:1~10份。
利用带有硅原子的单体作为反应原料,合成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使其固化后具有高抗冲击性和高强度;此外,含有全氟烷基二元醇,将氟原子引入不饱和聚酯树脂,同有机硅一起作用,增大了不饱和聚酯树脂与水的接触角,使其改性后具有优良的憎水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及稳定性,可应用于航空、电子、化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工业实用性。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饱和二元酸或酸酐:30~35份;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40~50份;饱和二元醇:80~90份;不饱和硅烷单体:5~13份;
所述饱和二元醇中含有全氟烷基二元醇:3~6份。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饱和二元酸或酸酐:33份;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42份;饱和二元醇:86份;不饱和硅烷单体:9份;
所述饱和二元醇中含有全氟烷基二元醇:5份。
进一步地,所述全氟烷基二元醇为全氟-1,10-癸二醇或全氟-1,12-十二烷二醇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不饱和硅烷单体为甲基乙烯基氯硅烷或乙烯基苯基二氯硅烷或乙烯基三氯硅烷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一种硅烷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