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麦、谷免割脱粒收获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4182.9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邱春繁;邱泉仂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春繁 |
主分类号: | A01D45/04 | 分类号: | A01D45/04;A01D57/02;A01F7/04;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4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带 脱粒齿 谷物 脱粒收获机 机架总成 维修保养成本 高速运动 高效快速 谷物茎秆 机器成本 人工成本 转动过程 稻 麦 谷物仓 收获机 还田 击打 茎秆 种稻 割断 切割 行进 能源 | ||
一种稻、麦、谷免割脱粒收获机。它设有拨穗带、脱粒带、机架总成。其拨穗带、脱粒带设置于机架总成上,拨穗带设置在脱粒带表面的上前方。拨穗带和脱粒带可做旋转运动,当收获机在向前行进的过程中,拨穗带在转动过程中将前面的禾穗纳入到拨穗带和脱粒带表面之间,脱粒带表面设有脱粒齿,脱粒带带动脱粒齿高速运动,脱粒齿将禾穗上的谷物击打脱落,谷物通过设在脱粒带上的挡粒条和惯性进入谷物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不用割断谷物茎秆的条件下,对谷物进行高效快速的收集。省除切割所需的能源,减少机器的重量,降低机器成本,降低机器维修保养成本,减除茎秆还田的人工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收获机械,具体的说为一种稻、麦、谷免割脱粒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众熟知的谷物收获机为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要先对收获谷物的茎秆进行切割,切割后再进行脱粒。这种方式存在着收割机结构复杂、整机重量大、维修成本高、保养成本高、功率消耗大、能源消耗大的缺点。另外由于割下了茎秆,不利于茎秆均匀还田,还田需人力重新抛撒。收割机的脱粒装置为滚筒状,该种形状存在容易导致茎秆缠绕在滚筒上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收割机需先割下谷物茎秆后才能脱粒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割脱粒的收获机。该收获机不但能免割脱粒,而且可以避免脱粒装置卷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拨穗带通过拨穗带轮、轴承设置在机架总成上,脱粒带通过脱粒带轮、轴承设置在机架总成上,拨穗带与脱粒带表面相对设置,脱粒带为表面设有脱粒齿的带状物,拨穗带为设有拨穗线状物的带状物。拨穗带和脱粒带可做旋转运动,当收获机在向前行进的过程中,转动中的拨穗带的拨穗线状物先接触到禾穗的上部,拨穗带在转动过程中将禾穗纳入到拨穗带和脱粒带表面之间,脱粒带表面设有脱粒齿,脱粒带带动脱粒齿高速运动,脱粒齿将禾穗上的谷物击打脱落,谷物通过设在脱粒带上的挡粒条和惯性进入谷物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不用割断谷物茎秆的条件下,对谷物进行高效快速的收集。省除切割所需的能源,减少机器的重量,降低机器成本,降低机器维修保养成本,减除茎秆还田的人工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脱粒带结构轴侧图。
图3是本发明的脱粒带结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拨穗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拨穗带轮I,2、拨穗带,3、拨穗带轮II,4、轴承I,5、脱粒带,6、脱粒带轮I,7、轴承II,8、机架总成,9、铰链I,10、丝杆举升装置,11、铰链II,12、铰链III,13、底盘,14、谷物仓,15、轴承III,16、脱粒带轮II,17、轴承IV,18、脱粒齿,19、脱粒带本体,20、挡粒条,21、拨穗带本体,22、拨穗线状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脱粒带5通过脱粒带轮I 6、脱粒带轮II 16、轴承II 7、轴承III15设置于机架总成8上,拨穗带2设置在脱粒带5的上前方,拨穗带2表面与脱粒带5表面相对设置,拨穗带2通过轴承IV 17、拨穗带轮I 1、拨穗带轮II 3、轴承I 4设置在机架总成8上,机架总成8通过铰链II 11、铰链III12、丝杆举升装置10和铰链I 9设置于底盘13上,谷物仓14设置于底盘13上。
在图2中,脱粒带本体19上设置众多脱粒齿18,脱粒带本体19上设置多个挡粒条20。
在图4中,拨穗带2由拨穗带本体21、拨穗线状物22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春繁,未经邱春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