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4407.0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2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杯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属于杯子加工领域。保温杯包括:皂石的底座和不锈钢的内胆,底座的顶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内胆的底部安装在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内设有金属锡,且金属锡封堵在内胆与底座的缝隙处。该加工方法包括:采用皂石制作底座;制作与底座相配合的内胆,并在内胆的底部加工出锯齿结构;在底座的顶面上加工出与内胆的底部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凹槽;将内胆的底部插入环形凹槽中;旋转并下压内胆,使内胆的底部通过锯齿插入底座;在环形凹槽内放置金属锡,加热底座,使金属锡熔化并封堵在内胆与底座的缝隙处。该保温杯利用皂石的边角料作为底座,将高硬度的不锈钢内胆与低硬度的皂石底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杯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西藏墨脱县,盛产一种稀有的天然皂石。千百年来,当地的老百姓将其作为制作石锅的原料,这就是著名的“墨脱石锅”。这种天然皂石性能独特,有研究表明采用“墨脱石锅”煮菜对人体有益。在石锅的制造时,需要选择体积大且完整的石料进行加工,而且在加工完成后,留下了许多边角碎石。余下的边角碎石不用得到有效的利用,而白白浪费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石料的边角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杯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杯,所述保温杯包括:底座和底部开口的内胆,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胆的底部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内胆的底部插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凹槽内填充有金属锡,且所述金属锡封堵在所述内胆与所述底座的缝隙处,所述底座采用皂石制成。
具体地,所述保温杯还包括:外胆和与所述外胆相配合的外底座,所述外胆套设在所述内胆外,所述外胆的顶部与所述内胆的顶部固定,所述外胆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外底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所述外底座罩设在所述底座外,所述外底座与所述外胆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底座和所述底座之间夹设有弹性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外胆和所述外底座的外部套设有弹性包覆外套。
具体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为T型。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上述保温杯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
采用皂石制作底座;
制作与所述底座相配合的内胆,并在所述内胆的底部加工出锯齿结构;
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加工出与所述内胆的底部形状相配合的环形凹槽;
将所述内胆的底部插入所述环形凹槽中;
旋转并下压所述内胆,使所述内胆的底部通过所述锯齿插入所述底座;
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放置金属锡,加热所述底座,使所述金属锡熔化并封堵在所述内胆与所述底座的缝隙处。
具体地,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内胆外套设外胆,将所述外胆的顶部与所述内胆的顶部固定;
在所述外胆的底部加工第一螺纹;
制备与所述外胆相配合的外底座,所述外底座的顶部加工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
将所述外底座罩设在所述底座外,将所述外底座与所述外胆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外底座罩设在所述底座外,将所述外底座与所述外胆通过螺纹连接之前,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外底座和所述底座之间夹设弹性底座。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