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埋基座装配更换式伸缩缝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4787.8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劲宇;乔心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 伸缩缝 装配件 包绕 更换式 剪切力 装配 可拆卸设置 可更换结构 水平面方向 整体稳定性 承载平面 冲击载荷 方式设置 均匀施加 可拆部件 锚固结构 使用寿命 外部载荷 协同受力 侧立面 可拆卸 保证 分力 侧壁 拆卸 平齐 施工 竖直 分解 桥梁 配合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基座装配更换式伸缩缝构造,包括预埋于伸缩缝侧壁的预埋基座和可拆卸设置于预埋基座的装配件;装配件以从水平面方向到竖直方向的角度范围内对预埋基座形成局部包绕的方式设置于预埋基座,且装配件包绕于预埋基座后形成具有与路面平齐的承载平面和位于伸缩缝内的侧立面;本发明为可拆卸可更换结构,局部包绕使得外部载荷在二者的配合面上以分力的形式均匀施加,保证二者的协同受力,将剪切力分解从而避免冲击载荷在二者之间形成的较大的剪切力,从而保证二者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提抗载荷的强度,从而保证预埋基座成为永久不被破坏的结构,便于可拆部件的拆卸和安装,不需破坏锚固结构而停止桥梁使用即可施工,施工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领域的附属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埋基座装配更换式伸缩缝构造。
背景技术
桥梁伸缩缝通常设置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主要在于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建筑材料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联结,防止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梁体安生变形而影响桥梁的安全。桥梁伸缩缝具有特定的设计参数和适用范围,并且长期承受冲击载荷和正常负载,一旦被破坏,将严重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性与安全,甚至造成行车安全事故;并且,损坏后会被杂物填充而无法适应梁体变形,从而导致桥体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伸缩缝结构是在伸缩缝两侧锚固型钢,在两侧的型钢之间设置密封胶条,结构简单而适用。但是,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伸缩缝两侧的型钢在车辆的碾压、冲击下会发生损坏及变形,需要进行更换。桥梁伸缩缝属易损件,使用一段时期后容易出现密封胶条破损、锚固型钢变形、锚固钢筋破损、锚固区混凝土破损等病害,常规伸缩缝常常使用约5~10年后即需更换。该结构更换过程中需要破除原来的锚固区混凝土及锚固连接钢筋,安装新的伸缩缝装置,连接锚固钢筋再重新现浇锚固混凝土构造,并需等待混凝土硬化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恢复通车使用,施工周期长,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而且,施工过程中,需考虑后期后期伸缩缝装置的多次更换并急于恢复通车使用,使得伸缩缝装置与主梁端部的锚固连接薄弱、锚固钢筋的构造不合理、现浇锚固混凝土构造的的施工工艺和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导致伸缩缝整体强度及高度不高,特别是更换过后需要重新锚固现浇的混凝土构造与原有主梁结构界面的结合强度差,从而影响整体强度以及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
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可拆卸式伸缩缝构造(专利号201510843401.8),采用在型钢预埋基座上可拆卸式安装可拆卸型钢的结构,该结构中,可拆卸型钢可实现破损后更换。但是,该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更换密封胶条,用于安装密封胶条的槽形成于可拆卸式型钢于型钢预埋基座之间,更换时将可拆卸式型钢拆掉即可;因此,该结构并没有考虑如何在可拆卸式的基础上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如何保证可拆卸式型钢整体的使用寿命。由此,该结构采用上下叠合的方式将可拆卸式型钢安装在型钢预埋基座上,为了保持固定的可靠性设计了相互嵌合的槽;由于伸缩缝构造中的型钢受力状态比较复杂,该结构中采用平面叠合的结构,较大的冲击载荷形成的剪切力会对结合面造成较大的冲击,疲劳载荷会造成可拆卸式型钢顶面与型钢预埋基座之间的剪切冲击,结合面容易失效,从而造成预埋基座本身的损坏,导致最终出现现有技术的普遍问题,重新拆除锚固而更换。
因此,需要对伸缩缝结构进行改进,为可拆卸可更换结构,合理设计预埋基座与可拆卸式装配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保证二者的协同受力,避免冲击载荷在二者之间形成的较大的剪切力,从而保证二者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提抗载荷的强度,从而保证预埋基座成为永久不被破坏的结构,便于可拆部件的拆卸和安装,不需破坏锚固结构而停止桥梁使用即可施工,施工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