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溶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5056.5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谭石勇;文亚雄;谭武贵;郭帅;邱尧;李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罗莎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国家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调理剂 制备 可溶性原料 农作物秸秆 碱性废液 木质素 过滤去除滤渣 预处理废液 预处理液体 粉剂产品 固液分离 喷雾干燥 完全溶解 混合物 低成本 腐殖酸 质量比 加热 土质 沸腾 环保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水溶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或获取含木质素的碱性废液,并过滤去除滤渣;向预处理液体中加入矿源腐殖酸,且二者满足以下质量比:3~10:1,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腾、时间为30~60min,而后进行固液分离;向所得的液体中添加浓度为1~10%的含磷可溶性原料和浓度为1~10%的含硅可溶性原料,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将步骤三所得混合物进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制得粉剂产品,即水溶性土壤调理剂;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农作物秸秆预处理废液来获取含木质素的碱性废液作为原料,使得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农作物秸秆能够得到有用且无害的处理,而且通过环保、无污染的方法制得低成本的水溶性土壤调理剂来改善土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水稻秸秆预处理废液来制备水溶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以及该水溶性土壤调理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土壤改良工作一般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的目的。
土壤调理剂(Soil Conditioner)是由天然矿物质(白云石、石灰石、含钾页岩)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煅烧、萃取加工而成的产品,有极其显著的“保水、增肥、透气”三大土壤调理性能。土壤调理剂能够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具有改良土壤,治理荒漠.保水抗旱,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恢复农作物原生态等功能,大幅度提高植树成活率和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林产品品质,恢复农林产品的天然风貌。
中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7亿t左右,列世界之首。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大量的秸秆剩余量可以加以利用,除了造纸、作饲料或饲料原料、造肥还田等,每年有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污染又浪费。随着国家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政策的实施,大量秸秆亟待处理,应大力发展新的技术手段,资源化利用秸秆。
因此,现提供一种采用农作物秸秆来制备水溶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以及该水溶性土壤调理剂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或获取含木质素的碱性废液,并过滤去除滤渣,得到预处理废液;
步骤二、向经步骤一处理所得的预处理液体中加入矿源腐殖酸,且二者满足以下质量比:3~10∶1,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加热时间为30~60min,而后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三、向经步骤二处理所得的液体中添加浓度为1~10%的含磷可溶性原料和浓度为1~10%的含硅可溶性原料,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混合物进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制得粉剂产品,即得到水溶性土壤调理剂。
在步骤一中,按1∶5~20的质量比将水稻秸秆粉加入到浓度为1%~10%的碱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到80~121℃并处理1~20min,从而获得含木质素的碱性废液。
在步骤一中,所述水稻秸秆粉采用水稻秸秆研磨制成,所述水稻秸秆粉的粒径为10~120目。
在步骤一中,所述碱溶液设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制成的浓度为1%~10%的溶液。
在步骤二中,所述矿源腐殖酸中腐殖酸含量≥50%。
在步骤三中,所述含磷可溶性原料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步骤三中,所述含硅可溶性原料有效硅含量≥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5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