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驱动的无床身车轮踏面车削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5162.3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俭 |
主分类号: | B23B5/28 | 分类号: | B23B5/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驱动 联接轴 床身 支架 车削加工装置 轴向间隙调整 车轮踏面 机车车轴 液压马达 液压驱动 法兰 通孔 轨道交通装备 机车车辆轮 传统机床 床身底座 动力主轴 方便移动 仿形切削 机车车轮 加工结构 桥式结构 桥型结构 申请装置 十字刀架 支架刚性 轴承安装 固定的 螺栓孔 内缘面 旋转端 轻便 车削 内腔 同轴 联接 驱动 替代 维护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装备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的无床身车轮踏面车削加工装置,包括支架、液压马达和车轮驱动联接轴,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与机车车轴同轴的通孔,通孔内缘面安装有轴向间隙调整法兰,轴向间隙调整法兰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车轮驱动联接轴,车轮驱动联接轴驱动机车车轴旋转端设置有与其固定的螺栓孔,车轮驱动联接轴的另一端与液压马达动力主轴连接;支架上安装有车削机车车轮的仿形切削十字刀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装置为无床身桥式结构,替代了传统机床必须有床身底座的加工结构,巧妙的利用机车车辆轮对结构与支架刚性联接组成一桥型结构,具有结构新颖、简单、轻便、方便移动、成本低、易于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装备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的无床身车轮踏面车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运输中,机车车辆的车轮轮缘踏面直接与钢轨顶部接触,相互作用,来保证机车车辆的运行品质和安全。对其形状,根据轨道交通轮轨动力学,设计要求很高。磨损超过一定限度后就要进行车削加工。
目前,加工手段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车轮从机车车辆上拆下,去除轴承、悬挂、动力装置等,用专用车轮车床进行加工。另一种是不用将车轮从机车车辆上拆下,而是将整台机车开到落地式专用不落轮车床上直接加工。以上两种方法都需要有大型专用机床和固定的厂房台位,造价几百万至上千万不等,成本高,第一种方法还需要拆解机车车辆,费工费力,造成机车车辆修理停时长,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所提问题,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简单方便,成本造价低的,易于普及的,由液压驱动的无床身车轮踏面车削加工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压驱动的无床身车轮踏面车削加工装置,包括支架、液压马达和车轮驱动联接轴,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与机车车轴同轴的通孔,通孔内缘面安装有轴向间隙调整法兰,轴向间隙调整法兰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车轮驱动联接轴,车轮驱动联接轴驱动机车车轴旋转端设置有与其固定的螺栓孔,车轮驱动联接轴的另一端与液压马达动力主轴连接;支架延伸体上安装有对机车车轮踏面进行车削的仿形切削十字刀架。
所述的车轮驱动联接轴驱动机车车轴端,其端面中心轴线处设置有内凹孔,内凹孔内设置有轴向移动的定心顶尖。
所述的定心顶尖由弹簧支撑。
所述的定心顶尖设置有锥形顶端面,与车轴现有顶尖孔定心吻合,保证车轮驱动联接轴与车轴同心度要求。
所述的液压马达通过软管连接外部液压泵站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横向的底座和纵向的支座,纵向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车轮驱动联接轴驱动机车车轴旋转端的固定螺栓孔为3个,与机车车轴螺栓孔相吻合。
所述的轴向间隙调整法兰与车轮驱动联接轴之间的轴承为滑动轴承。
所述的通孔内缘面与轴向间隙调整法兰之间螺纹连接,法兰用以防止机车车轴加工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
所述法兰的上设置有安装固定液压马达的螺纹孔。
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机车车轴的液压千斤顶,与支架共同承担机车车轮的重量,增加稳定性。
所述的支架采用铝合金轻量化材料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申请装置为无床身桥式结构,替代了传统机床必须有床身底座的加工结构,巧妙的利用机车车辆轮对结构与支架刚性联接组成一桥型结构,具有结构新颖、简单、轻便、方便移动、成本低、易于普及。
二、本装置的支架分体结构,在落轮状态和非落轮状态均能与轮对联接,实现了两种状态下对车轮踏面进行加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俭,未经刘广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5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