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组织冲裁用的双向切割冲裁刀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5524.9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月;陈志桦;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16;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裁刀 切削刃 双向切割 双切削刃 软组织 冲裁 术后并发症 剪切作用 手术过程 相对位移 平整度 剪刀 术后 撕扯 切除 康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组织冲裁用的双向切割冲裁刀组,包括冲裁刀套和冲裁刀,所述冲裁刀套设于所述冲裁刀套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刀可在冲裁刀套内部实现相对位移;所述冲裁刀套设有第一切削刃,所述冲裁刀设有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为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为双切削刃。本发明通过冲裁刀和冲裁刀套的结构上的设置,采用双向切割的方式,使切除过程更接近剪刀的剪切作用,减少手术过程中组织的撕扯现象;使得术后被切部位平整度更好,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组织冲裁用的双向切割冲裁刀组。
背景技术
关节因为其反复运动且经常承受往复负载、冲击等的特性而成为最易受伤的结构,软骨损伤、滑膜炎和半月板损伤等患者数量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而急剧增加,受到损伤的关节组织需要借助手术予以清除或者修整。内窥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内窥镜手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对于内窥镜手术工具如微创刨刀等的需求量也随之急剧增长。
动力刨削系统是膝关节镜微创清理术的关键切削器械,可以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去除大量的组织。它在结构设计上基本是类似的,由动力刨削手柄、主机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刨削刀具组成。动力刨削手柄可以脚踏或手柄控制,并连接吸引装置,将刨削、打磨的骨组织和软组织带出关节外。
然而,现有的关节镜微创高效切割软组织器械主要是旋转刨削刀具,如刨刀、磨头等,从切削效果来说,微创旋转刨刀存在切削量小、容易发生切屑堵塞,切割端面不整齐等问题;从结构来说,微创旋转刨刀在的内外管是小直径长轴件,管壁薄而强度不足,内管转轴和外管之间没有准确的旋转定位,导致内管在被动力系统带动高速旋转时,起切削作用的内管远端发生较大的旋转偏摆幅度,因而在内管远端和远端上的切削齿会与外管远端发生碰撞,严重的影响刀具寿命、锋利度、切削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而,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微创切割软组织冲裁用的双向切割冲裁刀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组织冲裁用的双向切割冲裁刀组,本发明通过冲裁刀和冲裁刀套的结构上的设置,采用双向切割的方式,使切除过程更接近剪刀的剪切作用,减少手术过程中组织的撕扯现象;使得术后被切部位平整度更好,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组织冲裁用的双向切割冲裁刀组,包括冲裁刀套和冲裁刀,所述冲裁刀套设于所述冲裁刀套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刀可在冲裁刀套内部实现相对位移;所述冲裁刀套设有第一切削刃,所述冲裁刀设有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为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为双切削刃。
进一步的,所述双切削刃为贯通半圆刃、弧形刃、矩形刃中的任一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冲裁刀还包括多切削刃刀管,所述多切削刃刀管表面排布有若干个切削孔,所述切削孔为圆形切削孔或矩形切削孔。
进一步的,所述冲裁刀套还包括多切削刃刀管,所述多切削刃刀管表面排布有若干个切削孔,所述切削孔为圆形切削孔或矩形切削孔。
进一步的,所述冲裁刀为管状或一侧设有水平端面的管状结构,所述冲裁刀套的结构与冲裁刀的结构对应设置。
本发明采用的双向切割是指冲裁刀在直线往和返的过程中都能够发生切削运动,提高了切削效率。冲裁刀有效切削刃在一平面的只能和有平面窗口的冲裁刀套配合。
本发明通过冲裁刀和冲裁刀套的结构上的设置,采用双向切割的方式,使切除过程更接近剪刀的剪切作用,减少手术过程中组织的撕扯现象;使得术后被切部位平整度更好,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5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