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式河道治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5657.6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郑波杰;陈君;竺祺磊;刁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伊玛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箱 排污管 河道 河道治理 单元式 堤岸 等间距设置 对称设置 滑动设置 上部开口 投药设备 可升降 滑车 轨道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元式河道治理系统,包括河道,该河道的左侧和右侧均具有堤岸,堤岸上均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左侧的排污管和位于右侧的排污管对称设置;所述河道的底部设有若干沿左右走向的轨道,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滑车,滑车上设有可升降的处理箱,处理箱上部开口、下部和四周均封闭,同时,处理箱的宽度为该河道的宽度的1/3—1/2,且处理箱的高度为河道的深度的1/3—1/2;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投药设备。本发明的优点是:投入小、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元式河道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日益增多。不少城市的生活污水均排放至城市中的河流中,从而对河流造成了污染。但是,对河道中的污水进行处理时,往往采用大规模全部河水同时进行处理的方式,从而设备和资金投入均较大,且效果还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元式河道治理系统,它具有投入小、效果佳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单元式河道治理系统,包括河道,该河道的左侧和右侧均具有堤岸,堤岸上均设有排污管,
所述排污管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左侧的排污管和位于右侧的排污管对称设置;
所述河道的底部设有若干沿左右走向的轨道,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滑车,滑车上设有可升降的处理箱,处理箱上部开口、下部和四周均封闭,同时,处理箱的宽度为该河道的宽度的1/3—1/2,且处理箱的高度为河道的深度的1/3—1/2;
所述处理箱内设有投药设备。
所述河道内设有若干应急橡皮闸门。
所述处理箱内设有可滑动的隔板,隔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该河道内水流的方向。
所述处理箱的外部呈船形。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投入小、效果佳。本发明的单元式河道治理系统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情况对每个排污管排出的污水进行单独处理,待处理符合要求后,处理箱下降,处理后的水混入河水中。如此,不需要全部处理河水,降低了处理费用,且针对性较强,处理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中:
10、河道;
20、堤岸;
30、排污管;
40、轨道;
50、滑车;
60、处理箱,61、隔板;
70、投药设备;
80、应急橡皮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单元式河道治理系统,包括河道10。该河道10的左侧和右侧均具有堤岸20,堤岸20上均设有用于排出城市污水的排污管30。
进一步的讲:
排污管30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左侧的排污管30和位于右侧的排污管30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伊玛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伊玛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5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