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力供暖设备余热的再次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6076.4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盼盼;吴凤彪;张子英;张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能源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电子温度计 供暖设备 出水口 盘管 支腿 余热 再次利用装置 设备本体 进水口 连通 热力 塞贝克效应 循环出水口 循环进水口 电性连接 感应探头 节能环保 热量转换 水箱顶部 蓄电池组 循环水泵 转动装置 隔离箱 内侧壁 支撑板 支撑架 盘卷 充电 供电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力供暖设备余热的再次利用装置,包括设备本体、水箱和隔离箱,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两侧设有支腿,所述支腿和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转动装置,所述水箱底部的出水口上连通有盘管,所述盘管上靠近循环出水口位置设有循环水泵,所述盘管盘卷在设备本体上,且顶部连通有水箱上的循环进水口,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第二电子温度计,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水箱顶部,所述出水口和第二电子温度计设置在水箱左侧,所述水箱内侧壁也安装和第二电子温度计电性连接的感应探头,本发明利用塞贝克效应,可以给蓄电池组供电充电,将热量转换成电能,节能环保,充分利用供暖设备的本身余热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力供暖设备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力供暖设备余热的再次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供暖设备是向一定的空间增加热量的办法,可以直接把产生热量的火炉装在其中;也可以抽出其中的空气,加热后再送回;也可以在其中装置保持在较高温度的物体,向所在空间放热。这种温度较高的物体称为供暖放热器。为使供暖放热器持续放热,可用经过预热的流体连续地在放热器里流过。这种流体通常是蒸汽或热水,称为载热媒质或热媒。热媒被设在该空间以外的产热、集热或换热设备(热源)加热后,用供暖管道分配到各个供暖放热器。热媒把所携带的一部分热量传给放热器后,通过回流管道流回热源,重新加热。热媒循环流转,就可不断地把热转送到受暖空间。
供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缺少一种对设备自身热量回收利用的装置,导致余热直接散入空气,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供暖设备余热的再次利用装置,可以给蓄电池组供电充电,将热量转换成电能,节能环保,将供暖设备上的热量回收利用到水箱内的水内,充分利用供暖设备的本身余热的回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力供暖设备余热的再次利用装置,其包括设备本体、水箱和隔离箱,所述水箱和隔离箱分别设置在设备本体两侧,所述设备本体底部以及水箱和隔离箱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两侧设有支腿,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间位置位于设备本体正下方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安装有第一半导体块,所述支腿和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顶部通过转盘环向安装有四组蓄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隔离箱外侧覆盖有隔热层,所述隔离箱内设有冷液箱,所述冷液箱底部安装有第二半导体块,所述冷液箱上设有冷液进口和第一电子温度计,所述冷液箱内侧壁设有和第一电子温度计电性连接的感应探头,所述水箱底部的出水口上连通有盘管,所述盘管上靠近循环出水口位置设有循环水泵,所述盘管盘卷在设备本体上,且顶部连通有水箱上的循环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第二电子温度计,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水箱顶部,所述出水口和第二电子温度计设置在水箱左侧,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闸阀,所述水箱内侧壁也安装和第二电子温度计电性连接的感应探头。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主轴、皮带轮和皮带,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架,所述皮带轮分别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和主轴上,所述皮带轮和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聚氨酯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不低于1cm。
优选的,所述隔离箱侧面铰接有隔离门,所述隔离门正面设有视窗。
优选的,所述盘管分别与循环出水口和循环进水口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块和第二半导体块均通过连接板以及贯穿于连接板的定位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冷液箱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块、第二半导体块和蓄电池组串接,所述循环水泵和电机均电性连接于蓄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能源学院,未经山西能源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6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