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源模组以及车用前照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6179.0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晓;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16;F21S41/25;F21S41/32;F21S41/40;F21S41/692;F21V9/30;F21W102/135;F21W107/10;F21Y115/10;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装置 光源模组 出光口 光源组件 入射区域 反射面 前照灯 车用 光源 光学技术领域 结构紧凑性 光源设置 光源输出 输出光线 发光面 光反射 出射 入射 包围 穿过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源模组以及车用前照灯。该光源模组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组件和反射装置;第一光源设置于反射装置包围的空间内,且第一光源的发光面朝向反射装置的反射面,反射面用于将第一光源输出的光反射并引导向反射装置的出光口;反射装置的远离出光口的末端设置有入射区域,第二光源组件输出的光经入射区域入射,直接穿过反射装置的内部空间,并经出光口出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光源模组所输出光线的中心亮度以及结构紧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源模组以及车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发明过程中发现,汽车前照灯是指装于汽车头部两侧,用于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装置。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前照灯的照明效果直接影响夜间行车驾驶的操作和交通安全,因此世界各国交通管理部门一般都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汽车前照灯的照明标准,以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
但目前市场上所广泛使用的汽车前照灯,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由于现有汽车前照灯内部结构的限制,致使其所输出照明光线中心亮度不足以提供汽车夜间行车所需要的照明光中心亮度,对汽车夜间行车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源模组以及车用前照灯,能够提高光源模组所输出光线的中心亮度以及结构紧凑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组件和反射装置;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装置包围的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反射装置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输出的光反射并引导向所述反射装置的出光口;所述反射装置的远离所述出光口的末端设置有入射区域,所述第二光源组件输出的光经所述入射区域入射,直接穿过所述反射装置的内部空间,并经所述出光口出射。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汽车前照灯受限于其内部结构,致使现有汽车前照灯所输出光线中心亮度不高,并且结构紧凑性较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提供的光源模组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组件和反射装置,通过设置使第一光源位于反射装置包围的空间内,使第一光源的发光面朝向反射装置反射面;并将第二光源组件设置在反射装置包围的空间外,通过设置在反射装置远离出光口的末端的入射区域,将第二光源组件的输出光引导入射到反射装置的内部空间。由于入射区域位于反射装置远离透镜的末端,其所接收的来自第一光源的光通量趋近于“0”,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第一光源的输出光利用率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光源组件的输出光提高光源模组所输出光的中心亮度。并且直接在反射装置的末端上设置第二光源组件的入射区域,使得被反射装置的反射面反射的第一光源的光和经入射区域入射的第二光源组件的光共同通过反射装置的出光口出射,利用反射装置同时对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组件的光进行了引导,无需额外设置合光装置或光引导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更避免了一般几何合光时的光学扩展量损失。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激光器与聚光透镜。激光器的出射光具有很小的发散角,而且光功率密度高,通过采用包括激光器的第二光源组件能够在设置更小的入射区域的情况下实现更亮的照射,而越小的入射区域意味着第一光源的更少的损失。
激光器可以例如是激光半导体光源,如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阵列等,激光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激光光源。聚光透镜的作用主要在于将激光器发出的光准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6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