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6204.5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勇;周定;张文华;徐麟;彭林海;吕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5101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单元 吊装单元 运输单元 拼接 制备 筒体结构 施工 连梁 吊装 浇筑 自动焊接装置 高强混凝土 尺寸计算 单元水平 建筑领域 快速拼装 施工工期 施工现场 组装焊接 钢板墙 同一层 焊接 重复 运输 应用 | ||
1.一种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墙单元尺寸计算:在方案阶段时,在满足结构各项指标的前提下,离散结构的核心筒,使得原来整体的核心筒变成由离散墙单元和连梁单元组成的筒体,在满足运输条件的前提下,计算墙单元中各构件的尺寸;
b.制备运输单元:根据计算好的尺寸在工厂内制备墙单元的钢板墙等构件,并组装焊接成墙单元,将墙单元作为运输单元运输到施工现场;
c.制备吊装单元:在满足吊装条件的前提下,将多个运输单元通过连梁单元水平拼接组成吊装单元;
d.吊装单元的吊装与拼接:提升吊装单元至相应位置,竖向上相邻的墙单元通过快速拼装结构临时相连,并采用自动焊接装置将竖向上相邻的两个墙单元焊接,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墙单元通过连梁单元相连;
e.浇筑:同一层的吊装单元的吊装与拼接完成后,往各吊装单元中的各墙单元中浇筑高强混凝土;
f.施工完成:重复步骤d、e直至施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单元包括两块相对的墙身板,两块墙身板的两个对应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所述连接结构为与两块墙身板对应的U形端柱,所述U形端柱的每一U形边分别与对应墙身板的对应端固定相连,两块墙身板与两个U形端柱围成能够浇筑混凝土的浇灌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拼装结构包括间隔对称设在下层墙单元中两块墙身板顶端且向上凸出的多个连接钢板,上层墙单元中两块墙身板底端与各连接钢板凸出的部分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以使得上层墙单元与下层墙单元稳固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包括设在下层墙单元与上层墙单元连接缝隙周围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铺设有环形导轨,下层墙单元与上层墙单元的连接缝隙位于环形导轨的环形口内,所述环形导轨上滚动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上设有朝向下层墙单元与上层墙单元连接缝隙的焊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有防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墙单元中的两块墙身板内侧分别沿墙身板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向内延伸且相互对应的第一加劲板,每对第一加劲板之间沿竖向设有若干第一缀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墙单元中的每一U形端柱的两个U形边的内侧沿墙身板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向内延伸且相对的第二加劲板,两块第二加劲板之间设有第二缀板,每一第二加劲板位于对应U形边上远离对应底边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单元包括剪切型连梁与弯剪型连梁,所述剪切型连梁的跨高比小于3,所述弯剪型连梁的跨高比在3以上,所述连梁单元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墙单元上,所述墙单元上设有与连梁单元上连梁翼缘对应的水平加劲板,所述水平加劲板上设有能够浇筑混凝土的过浆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水平加劲板上位于对应过浆孔边缘的位置设有补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墙单元能够拼接组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或十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未经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62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与混凝土主体结构交叉作业施工方法
- 下一篇:钢网架结构施工预起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