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6871.3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峰;章新;陈祉阳;储征伟;刘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4;E02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桩 支护结构 灌注桩 基坑支护结构 组合灌注桩 卡凸结构 浅层 土体 开挖 施工 养护 的卡槽结构 钢板桩施工 建筑物周边 基坑 风化岩石 管道施工 含水土层 坚硬土层 绿色环保 双重作用 止水钢板 横切面 软弱土 障碍物 止水桩 节约 拔出 拔除 粉土 扣接 填土 止水 地层 对称 岩石 地质 | ||
1.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浅层的钢板桩和深层的灌注桩组合形成的支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桩采用扣接止水钢板桩,钢板桩横切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凸结构和与卡凸结构对称的卡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桩在桩顶1.0m以下设置H型钢围檩,其截面尺寸根据计算确定,同时根据计算设置内支撑;所述的钢围檩下方设置有钢围檩三角托架;钢围檩中间设置有第一道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注桩采用钻孔灌注法或压灌法形成的混凝土灌注桩;所述的灌注桩桩顶设置混凝土冠梁,同时根据计算,设置混凝土冠梁内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桩与灌注桩通过混凝土传力板带与灌注桩顶部混凝土冠梁整体浇筑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混凝土传力板带与灌注桩之间设置有钢板桩隔离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注桩顶部混凝土冠梁之间设置有第二道支撑;第二道支撑两端与混凝土冠梁之间设置有钢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注桩的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围檩,混凝土围檩之间设置有第三道支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tep1. 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后,测定每一根钢板桩和灌注桩的坐标,并作详细的标记,同时测放建筑结构的轴线,核对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建筑结构的外墙关系,确保支护结构不影响地下建筑结构的施工;
Step2. 支护桩试桩:根据地勘报告,选择地层起伏较大的区域,先试验试打钢板桩和灌注桩均不少于5根,检查地下硬土层的具体埋深和位置,进而确定每根钢板桩的施工长度;然后根据现行规范验算上层土方的具体开挖深度,即灌注桩冠梁底标高的位置;
Step3.钢板桩施工:钢板桩根据已确定的位置、深度,以及对应基坑的位置,测量放样逐根插打钢板桩,并作好施工记录;
Step4. 灌注桩施工:钢板桩施工结束后,灌注桩按照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工序进行;
Step5. 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待灌注桩施工结束后,分层、分块、对称开挖土方,直至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标高;
Step6. 第一道支撑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继续向下开挖施工,直至施工至灌注桩冠梁底标高;
Step7. 钢板桩内侧贴隔离油毡,破除灌注桩桩顶混凝土浮浆,将灌注桩钢筋暴露出来,长度达到锚固要求,然后绑扎冠梁和传力板带钢筋,支设冠梁和传力板带模板,浇筑混凝土,同时设置第二道支撑;
Step8. 冠梁和第二道支撑到达设计强度要求后,向下开挖施工,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第N道支撑,其中施工技术与方法与第二道支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68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