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质蛋白营养液的生产方法及专用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7507.9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红光;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红光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2 | 代理人: | 姜绍华;李伯勤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质 蛋白 营养液 生产 方法 专用 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质蛋白营养液的生产方法及专用的反应釜,通过在弧形反应釜底(14)的上方设有篦子(8),在反应釜底(14)的外侧设有切向的出料管(9),在出料管(9)的另一端设有爆喷分离器,在出料管(9)上还设有阀门(10),在反应釜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物(18),在反应釜盖(4)的底部设有搅拌机构(19),通过爆喷来排出反应釜中的液体溶液,通过反应釜内液体的旋转来进行搅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高温、高压下直接进行爆喷,并且无需在反应釜内安装搅拌器就可以起到分离和搅拌的作用,并且可以将絮状物在冷却前就彻底打散,使之充分溶解于水,制成的氨基酸肥料可以充分的被吸收,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角质蛋白营养液的生产方法及专用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氨基酸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物质,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已经有利用羽毛生产氨基酸的技术,常规的将羽毛降解为氨基酸方法是酸解法,酸解法将羽毛清洗后送入酸解罐内,加入浓度为35%-40%的盐酸,数量为羽毛重量的3倍左右,边搅拌边加热,在温度为110℃-115℃的条件下,搅拌降解8-10小时,获得羽毛全部酸解的氨基酸水解液,然后用液碱中和10小时后进入后续工段;此方法的主要缺陷是:水解、中和时间长达20小时;消耗大量的盐酸、液碱、生产成本高;废酸、废碱污染重;水解、中和时间长导致能耗高;得到的滤液后纯化工艺复杂、且部分氨基酸被长时间的高温和酸碱破坏。第二种将羽毛降解的方法是高温高压水法,该方法曾见于ZL200610026221.1的专利中,该方法较酸解法已具有较大的优势,他利用高温高压水传质阻力小,扩散系数大的特点,以其作为反应介质,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使羽毛降解为氨基酸,整个反应无污染,时间短,相比酸解方法优势明显,但其缺陷是:高温高压水的作用会破坏部分氨基酸的结构,且整体收率稍低,第三种是微波加热高温高压水解羽毛提取氨基酸的方法,该方法曾见于ZL201310067721.X的专利中,该方法是以羽毛和超纯水作为原料,不使用任何催化剂,以微波高压陶瓷反应釜为设备,在160℃-200℃的温度、0.3MPa-1.7MPa、反应时间控制在1/6小时-1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后可得到精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的混合液。该生产方法的优点是:不使用酸碱,成本降低;反应时间短;降低滤液中氨基酸的破坏率;且利用电磁波从内部加热,具有加热迅速的特点,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用水量大,时间长,工艺复杂,成本高,压力大,容易破坏部分氨基酸的结构的问题,目前存在总的问题是容易破坏部分氨基酸,氨基酸的生产工艺复杂,使氨基酸的成本过高,不够环保,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本发明的申请人曾申请了一项公开号为CN106495800A的中国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利用动物角质蛋白快速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以角质蛋白(羽毛、毛发、蹄、角等)和水为原料和水,将角质蛋白和水加入高压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的混合物加热到温度为:120℃~200℃,控制反应釜内的压强为0.4MPa~1MPa,反应时间控制在10分钟~2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常温后得到的液体即为多元氨基酸混合液,不仅不使用酸碱,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并且也无需浸泡、冲洗和烘干,大大节约了时间,简化了生产工序,并且没有任何污水排放,更加环保,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更加充分降低了氨基酸的破坏率,提高了氨基酸的产出率,不仅可以使用羽毛,还可以使用毛发、蹄、角等生产氨基酸,大大满足了氨基酸的市场需求,但是,在利用羽毛、毛发、蹄、角等原材料生产角质蛋白液的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内物料流动不畅,出现结块、沉淀现象,均质不完全,导致产品质量不佳,使用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角质蛋白营养液的生产方法及专用的反应釜,在反应结束后,在高温、高压下直接进行爆喷,进行均质和对细胞的破壁,并且可以使反应釜内的液体自动旋转和搅拌,从反应釜中放出来的营养液不容易形成块状,产品很容易被动植物所吸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红光,未经梁红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