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拟压汞法获取岩石的孔径分布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7776.5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2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梁;杨继进;张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60 | 分类号: | G06T7/6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径分布 岩石 骨架图像 压汞法 三维数字图像 方法和装置 岩心 孔隙边界 最小距离 点距离 受限制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模拟压汞法获取岩石的孔径分布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定岩石的岩心的至少部分的三维数字图像,根据该三维数字图像,获取岩心的至少部分包括的孔隙的骨架图像,获取该骨架图像包括的所有点各自对应的孔径值,点对应的孔径值为点距离孔隙边界的最小距离的两倍,根据骨架图像包括的各点各自对应的孔径值,通过模拟压汞法获取待测定岩石的孔隙的孔径分布。本申请的方法,可测定的孔隙尺寸的范围不受限制,可获取各种待测定岩石的孔隙的孔径分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拟压汞法获取岩石的孔径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储集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孔径的大小、分布、孔隙的几何形状及相互联通情况)直接影响储集层的油气资源的聚集、流动和产出,是评价储集层资源潜力的关键参数之一。储集层岩石的孔径分布对油气的勘探开发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储集层岩石的储油和储气能力、油和气的赋存状态、运移机理和能力以及储集层岩石的沉积演化过程,最终影响油气开采的难易程度和勘探开发价值。因此精确厘定储集层岩石的孔径分布特征意义重大。只有准确了解了储集层岩石的孔径分布特征才能正确反应储集层岩石的渗流能力,并制定出正确的勘探开发方案。
目前用来表征储集层孔隙特征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压汞法、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CT扫描、薄片分析等方法。不同的表征方法可监测的孔隙范围大不相同,其中,氮气吸附法可以测定小于100nm孔径的孔隙,压汞法可以测定的孔径范围为3nm-100um,上述两种方法对可测定的孔隙的孔径具有一定的限制。扫描电镜和CT扫描等成像方法虽然可以直接观察孔隙结构,但无法获知孔隙的尺寸特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模拟压汞法获取岩石的孔径分布的方法和装置,可测定的孔隙尺寸的范围不受限制,可获取各种待测定岩石的孔隙的孔径分布。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模拟压汞法获取岩石的孔径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定岩石的岩心的至少部分的三维数字图像;
根据所述三维数字图像,获取所述岩心的至少部分包括的孔隙的骨架图像;
获取所述骨架图像包括的各点对应的孔径值;其中,点对应的孔径值为所述点距离孔隙边界的最小距离的两倍;
根据所述骨架图像包括的各点各自对应的孔径值,通过模拟压汞法获取待测定岩石的孔隙的孔径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根据所述三维数字图像,获取所述岩心的至少部分包括的孔隙的骨架图像,包括:
对所述三维数字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得到所述岩心的至少部分包括的孔隙的图像;
根据所述孔隙的图像,获取所述骨架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孔隙的图像,获取所述骨架图像,包括:
对所述孔隙的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得到第一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三维细化处理,得到所述骨架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骨架图像包括的各点各自对应的孔径值,通过模拟压汞法获取待测定岩石的孔隙的孔径分布,包括:
确定注汞端面上所有的第一点对应的孔径值中,最大的第一孔径值,以及所述各点对应的孔径值中,最小的第二孔径值;所述注汞端面为所述骨架图像的第一底面;
从所述第一孔径值和所述第二孔径值之间的孔径值中确定出M个目标孔径值,所述M个目标孔径值包括所述第一孔径值和所述第二孔径值;
对于每个目标孔径值,通过模拟注汞法,获取所述孔径值对应的进汞体积和,所述进汞体积和为相应孔径值对应的孔隙体积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