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VM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7892.7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宁卓;张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vm android 恶意 软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对于Android精确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通过贡献级别分类系统调用。不同于现有的使用全部系统调用构造特征向量来确定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首先引入了一个名为贡献的概念来定量评估系统调用与恶意软件标识的相关性。根据贡献水平,可以将系统调用分为两类,即确定的系统调用和正常的系统调用。用去除正常系统调用的策略对提取的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减少不确定性数据,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检测Android恶意软件。本发明该方法的应用,能使得模型训练时间缩短,并且检测未知恶意软件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软件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安卓应用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以来,Android和iOS系统已占据智能终端的绝大多数市场。尤其是Android系统所占的比例已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再加上iOS系统拥有封闭统一的应用程序电子市场,且本身的安全设计较完备,因此应用程序的安全问题也主要存在于已“越狱”的设备中。近几年有关智能终端的安全研究主要针对于Android操作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向。第一种方向是,在Android设备加载应用软件之前便对代码中可能存在的恶意行为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分为静态和动态分析两种方法,主要利用己知恶意软件中的恶意行为或代码等特征对恶意软件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静态分析方法是在不安装、运行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对应用程序进行反编译,并从源代码中提取出相关恶意代码特征;而动态分析方法则是通过让应用程序在沙盒或模拟器环境下安装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监测分析各类行为以检测恶意软件。第二种方向则是当应用程序运行在Android设备中时,运用将监控代码插入到关键应用程序接口处的方法修改Android平台的源代码,以此来监听恶意程序的各种行为。第三种方向是在企业安全应用中常被采用的安全隔离技术,主要运用虚拟化技术划分出应用程序的区域等级,以此实现严格的访问控制。
本创作的研究重点是第一种方向—在Android设备加载应用软件之前便对代码中可能存在的恶意行为进行检测,着重分析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
静态分析通过逆向工程对应用程序进行反编译,提取出关键的特征代码,以此判断有无恶意代码的存在。静态分析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己知的恶意软件代码查出,但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静态分析基于匹配进行分析,一旦恶意软件代码匹配的对象不明确,或者代码经过混淆、加密之后重打包,即使是已知的恶意软件代码也很难被识别出来,且静态分析方法不能用于处理未知恶意软件特征。
动态分析方法是在应用软件运行时对恶意行为进行检测,在模拟的运行环境中触发应用软件的API调用。
支持向量机(以下简称SVM)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机器学习方法,解决了过学习,非线性,维数灾难和局部极小点等难题,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与机器学习的其它算法相比,应用到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检测工作中更有它的优越性,是近年来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到Android安全检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必要性。
总的来说,恶意代码的检测是定义和分析恶意代码的模式,分析源代码中的关系和概念,侧重于对代码特征和恶意特性的匹配与检测。恶意代码往往也会导致恶意行为,两者有很多的交叉之处,实际的检测中也常常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的。目前,基于SVM的Android应用恶意代码检测主要是提取已知恶意代码的某些二进制编码作为特征码,用数量化的特征向量的形式表示和存储,训练分类模型,从而达到对未知应用样本的预测。将SVM运用于恶意代码的检测工作中是对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的有益探索与扩展,力图让检测过程智能化,丰富了对恶意代码的检测手段,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需要进行更多深入的改进与研究。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基于SVM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解决Android平台下应用软件的恶意代码检测与分析的手段扩展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SVM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多核处理器信息安全的任务映射方法
- 下一篇:病毒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