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活立木茎干测定担子菌中病原木腐菌致病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8144.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0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平;张宇;丁婧钰;吴如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7022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茎干 接种部位 接种菌 致病性 立木 原木 木屑培养基 担子菌 塑料条 厚纸 幼树 接种 麦麸 葡萄糖 致病性测定 木屑 根腐病 接种体 近地面 茎腐病 湿棉花 保湿 剪口 菌株 侵染 伞形 下端 石膏 遮盖 制作 成功率 匹配 解开 消毒 简易 验证 树木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活立木茎干测定担子菌中病原木腐菌致病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制作含有木屑82%、麦麸15%、葡萄糖2%和石膏1%的木屑培养基;(2)在木屑培养基上引入菌株,制作接种菌棒;(3)选择幼树,消毒后在近地面10‑30cm处的茎干上削出一个长1‑5cm、深1‑5mm的切口为接种部位,与接种菌棒的一侧剪口匹配,接种部位下端附上湿棉花保湿,用塑料条包裹固定,再在距离接种部位上方约5‑10cm处围绕茎干将厚纸包裹呈伞形以遮盖住接种菌棒;(4)接种侵染1‑2个月,解开包裹接种体的厚纸及塑料条,进行致病性验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首次在活立木幼树茎干上进行接种,实现引起树木茎腐病和根腐病的病原木腐菌的致病性测定,成功率高且操作简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活立木茎干接种担子菌中病原木腐菌的方法及其致病性验证应用。
背景技术
木腐菌(Wood-decaying fungi)能够降解腐木和倒木,绝大多数为担子菌门真菌,其中有些种类能够侵染树林活立木的茎干或根系,引起树木的茎腐病或根腐病,影响树木长势,严重时整株死亡,是重要的病原木腐菌。由病原木腐菌引起的树木茎腐病或根腐病,在完成柯赫法则验证其致病性过程中,致病性测定是一大难题。目前大部分都利用离体材料人工接种来完成木腐菌所致树木茎腐或根腐病病菌致病性的测定,如专利CN201610276468公开了一种离体茎测定烟草疫霉致病性的方法,专利CN201610276471公开了一种南瓜片测定烟草疫霉致病性的方法,专利CN201710132452公开了一种测定甘蔗梢腐病病菌致病性的方法,以上均为离体接种方法,实验环境易控制,但与病害实际的致病性验证存在一定差异,而且所报道的病原菌归属于卵菌和半知菌类,而利用活立木的茎干进行人工接种验证担子菌中的病原木腐菌的致病性未见报道。另外也有部分研究利用根块接种进行根腐病病菌致病性的测定,挖根费时费力且成功率低。
本发明人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反复验证,成功摸索出一种利用活树茎干测定担子菌中病原木腐菌致病性的接种方法,并应用于危害树木茎干或根系的病原木腐菌的致病性验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活立木茎干测定担子菌中病原木腐菌致病性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接种方法离体操作麻烦、成功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利用活立木茎干测定担子菌中病原木腐菌致病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木屑培养基
按重量百分比将木屑82%、麦麸15%、葡萄糖2%和石膏1%配好,加水润湿后混匀并分装到直径3-6cm、高5-10cm的小塑料袋中,封口,在121℃下湿热灭菌1-2h;
(2)制作接种菌棒
从培养的病原木腐菌菌落上挑取菌丝块,接种到步骤(1)的木屑培养基中,置于26℃-28℃下培养10-40天制作接种体,待接种体内的菌丝长满菌袋后作为接种菌棒备用;
(3)接种
在适宜病菌侵染的季节,选择生长2-3年生的健康幼树,先对幼树地上30cm内的茎干消毒,后在近地面10-30cm处的茎干上削出一个长1-5cm、深1-5mm的平面切口为接种部位,同时在接种菌棒的一侧剪开一个与茎干伤口相匹配的剪口,将接种菌棒紧贴在茎干伤口上,接种部位下端附上湿棉花保湿,用3-5cm宽的塑料条包裹固定,再在距离接种部位上方约5-10cm处,围绕茎干用胶带将厚纸包裹呈伞形遮盖住接种菌棒;
(4)致病性验证
接种侵染1-2个月,解开包裹接种体的厚纸及塑料条,若接种菌棒牢固地附着在幼树茎干上,菌棒颜色无变化,接种菌棒附近的茎干上均长满菌丝和菌膜,在】茎干伤口处削去表皮组织,可见内部组织变色并发生白腐,说明接种成功;继续观察幼树是否出现病原木腐菌的发病症状,从而验证病原木腐菌的致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