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足球弧线球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8245.8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1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球 弧线球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球弧线球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球,还包括限位环、滑动伸缩杆和底座,所述限位环边部固定连接于训练球,中部与训练球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滑动伸缩杆的前端安装有滑动连接于间隙中的弧面板,末端通过关节轴承横向连接于底座。弧面板滑动连接于限位环与训练球表面形成的间隙,使训练球可以相对于滑动伸缩杆进行周向转动,滑动伸缩杆既可以伸缩,又可以以关节轴承为支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任意移动,综合之下,实现了训练球的多方向组合转动、移动,还能多点击球,满足弧线球的练习,而且能够保持训练球的脚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足球训练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球弧线球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足球运动中,弧线球因在运行过程中轨迹发生弯曲的技术特征,球的飞行路线变化莫测,是比赛中绕过防守屏障进行战术巧妙配合或直接射门得分的重要手段,是广大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渴望掌握的一项技术;近年来,关于弧线球的原理和技术要领,国内外专家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了分析,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解析出了弧线球所要求的技术参数,成功地将弧线球的技术特征和规律数据化。
传统的弧线球教学训练,练习者就是反复将球踢飞出去,体会踢球的动作、观察球的飞行轨迹,逐渐修正动作提高准确度,以掌握弧线球技术;而要使球飞行产生弧线,其飞行距离一般要十米以上,加上球滚动的距离,练习者每次练习动作都会将球踢出去数十米,来回捡球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及时间,严重影响练习弧线球的效率。
罗伯特·D·奥尔在其授权公告为CN 102648030B的专利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又申请了公开号为CN 10689043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踢球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杆座及其上设置的转动臂,转动臂连接有球;这两个方案都是将球与转动臂固定连接,缺陷在于:1、球只能通过转动臂上端球旋转装置产生非常单一的转动,无法实现弧线球在飞行过程中多方向组合的转动;2、球的物理性状发生了改变,导致练习时脚感失真;此外,转动臂与立柱也是相对固定连接,练习中球仍然只能是作圆形轨迹的运动,练习时球的受力点只能是球的两个侧面部位,不能满足弧线球的练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足球弧线球训练装置,既可以免去反复捡球导致的体力、时间消耗,又可以实现球的多方向组合转动、移动,还能多点击球,满足弧线球的练习。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足球弧线球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球,还包括限位环、滑动伸缩杆和底座,所述限位环边部固定连接于训练球,中部与训练球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滑动伸缩杆的前端安装有滑动连接于间隙中的弧面板,末端通过关节轴承横向连接于底座。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弧面板的外弧面可拆卸地安装在滑动伸缩杆的前端,便于在弧面板或训练球或限位环损坏时进行拆装维护。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底座成台阶形,所述关节轴承的球座设置于台阶交界处,开口倾斜向上;所述滑动伸缩杆横向放置在下层台阶上,训练球的底部与下层台阶底面齐平;通过下层台阶承担滑动伸缩杆、弧面板等机构的重量,使训练球在静态时不被施加外力,模拟训练球的自然放置状态,使踢球训练更加接近真实。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滑动伸缩杆由同轴的套筒和芯杆组成,所述芯杆的末端滑动连接于套筒内腔,前端安装有弧面板;所述套筒的末端连接关节轴承的球头,所述套筒的内腔末端与芯杆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吸收、释放训练球受到的冲击力,复位弹簧的变形过程与训练球更为接近,进一步提高脚感真实性。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底座的上层台阶和下层台阶层叠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球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位于上层台阶和下层台阶上,容易拆、装球座,便于维护。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折叠脚轮和/或防滑机构,折叠脚轮便于在非训练时间段移动底座,防滑机构可以在训练时提供更强的阻力,使底座更加稳固,防止被冲击移动影响训练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