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8687.2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张涛;王峰;马世典;陶涛;孙广地;张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13/00 | 分类号: | B62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挂式 后车 行驶轨迹 倒车 倒车轨迹 控制装置 折叠角 油泵 电磁换向阀 推动液压缸 连接杆系 内活塞 摆动 操控 行驶 期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用于在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对后车的行驶轨迹进行调整,并使后车按照期望的轨迹行驶。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安装在拖挂式车辆前后车之间,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工作位置和油泵的工作,来推动液压缸内活塞的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系的运动,改变前后车的折叠角,并实现对后车行驶轨迹的调整。本发明能够在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实现对前后车折叠角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后车行驶轨迹的调整,解决了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后车随意摆动、前后车折叠角和行驶轨迹难以控制的问题,便于驾驶员对拖挂式车辆的操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辆的操纵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房车出去旅游,拖挂式房车由于其价格合理、空间较大,使用方便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另外在公路运输中,半挂车运输一直是经济效率很高的运输方式,相比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半挂车运输效率可提高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
由于拖挂式车辆自身结构的问题,在倒车时会出现后车随意摆动、前后车折叠角和行驶轨迹难以控制的问题,不利于驾驶员对拖挂式车辆的控制,且无法保证后车按照驾驶员的理想轨迹行驶,甚至需要驾驶员多次调整才能使后车到达理想位置。
现有的一些拖挂式车辆倒车时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销轴限制转动等。
申请号为200610129068.8的《具有直线倒车功能的全挂车》,利用销轴将转向架纵梁、车架纵梁固定,使得前轴中心线与后轴中心线始终在同一直线。该方案只能实现直线倒车时对拖挂式车辆的控制,在进行转向倒车时无法实现对后车的控制,另外,此方案需要下车手动操作,操作不方便。
所以,拖挂式车辆在倒车时,需要一种驾驶员能够方便操作且能够自动调节后车行驶轨迹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为了实现对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的控制,在拖挂式车辆倒车时,根据传感器信息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工作位置和油泵的工作,来推动液压缸内活塞的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系的运动,改变前后车的折叠角,并实现对后车行驶轨迹的调整。本发明能够在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实现对前后车折叠角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后车行驶轨迹的调整,解决拖挂式车辆倒车时后车随意摆动、前后车折叠角和行驶轨迹难以控制的问题,便于驾驶员对拖挂式车辆的操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挂式车辆后车倒车轨迹控制装置,包括连接部分、执行部分、检测部分和控制部分;
所述连接部分包括前车连杆、后车连杆和中间连杆;中间连杆的一端与前车连杆的一端转动副连接,另一端与后车连杆的一端转动副连接;
所述执行部分包括液压缸、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油泵和储液罐;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前车铰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杆铰接,液压缸上腔与储液罐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下腔与储液罐通过第二管路连接,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均安装在液压缸与储液罐之间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所述油泵安装在第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储液罐之间的第二管路上;
所述检测部分检测当前方向盘转角信号、车辆与周围环境的距离以及前车轮廓信号、当前车速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控制部分;
所述控制部分根据直线或转向的控制指令和检测部分检测到的信号控制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第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工作位置以及油泵的工作,实现对后车行驶轨迹的调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车上有第一连接头,所述中间连杆上有第二连接头,且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在同一水平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