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0059.8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薛子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张艳梅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本体 受热 化工余热 传热杆 水箱 控制阀门 利用装置 加热板 进水口 烟气入口 出水口 除尘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进水口、左控制阀门、传热杆、水箱、加热板,所述装置本体右侧设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与装置本体相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受热杆,所述受热杆与装置本体相固定连接,所述受热杆上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受热杆相固定连接,所述受热杆上部设有传热杆,所述传热杆与受热杆相固定连接,所述传热杆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左控制阀门,所述水箱右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右控制阀门,所述装置本体左侧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装置本体相固定连接,该化工余热利用装置利于化工余热,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有技术当中的余热利用装置,大多将其直接排放掉,或是只能利用余热进行加工,不能独立进行加热,且直接将费烟气排放到空气当中,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进水口、左控制阀门、传热杆、水箱、加热板,所述装置本体右侧设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与装置本体相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受热杆,所述受热杆与装置本体相固定连接,所述受热杆上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受热杆相固定连接,所述受热杆上部设有传热杆,所述传热杆与受热杆相固定连接,所述传热杆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左控制阀门,所述水箱右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右控制阀门,所述装置本体左侧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装置本体相固定连接,所述除尘器右侧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加热炉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加热炉相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右侧设有余热出口,所述余热出口右侧设有化工加热器,所述加热炉底部设有站腿支架,所述站腿支架与加热炉相固定连接,所述除尘器上设有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与除尘器相固定连接,所述除尘器下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除尘器相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右侧设有烟筒,所述烟筒与鼓风机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除尘布袋采用的是聚丙烯多股丝网的丝网滤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板采用的是弧面形的陶瓷电加热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热杆和受热杆分别设有10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余热出口上设有烟气入口,余热出口与烟气入口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上面设有水温表,所述水温表与水箱相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化工余热利用装置,通过除尘布袋,可有效的将烟气中的游离颗粒物过滤掉,安全环保,结构简单。
2.该化工余热利用装置内部设有加热板,可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加热措施。
3.该化工余热利用装置,通过传热杆和受热杆,可提高加热效果,减少热量的损失,经济实用性较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的装置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化工余热利用装置电脑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薛子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薛子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减排型暖风机
- 下一篇:一种余热发电可自给的隧道窑生产工艺